【介绍】:高适作。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杜二,即杜甫,曾任左拾遗。诗写于肃宗上元二年(761),时安史之乱未息,作者任蜀州(今四川崇州)刺史,杜甫寓居成都草堂。这首赠诗将作者思念友人的真挚情感,对国事维
①馀烬。司空图《狂题十八首》之一:“貔貅睡稳蛟龙渴,犹把残烧朽铁磨。”②指晚霞。张乔《郢州即事》:“鸟归残烧外,帆出断云间。”
【介绍】:一作元济,字允济。洛州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举进士,补下邽县尉,累迁著作佐郎。曾撰《鲁后春秋》,因迁左史,兼直弘文馆。又献《明堂赋》,武后诏奖,拜著作郎。后为来俊臣陷害,贬为大庾县尉。长安中
【介绍】:李贺《荣华乐》末二句。意谓当年的梁冀之流已像易散的彩云消失,但又变化为今天京城里豪门贵族的繁华春天。说明梁冀之流并未绝种,仍然活跃在当今的政治舞台上,但恐怕最终也难逃脱“飞去逐彩云”的可悲下
陈伯海、朱易安编撰。齐鲁书社1988年12月出版,为“唐诗学研究丛书”之一种。采录自唐至1985年底有关唐诗的总集、合集、别集、评论及资料书目,一一标明其书名、卷数、朝代、编撰者、版本等。全书分为总集
【介绍】:郑愔作。一作孙处玄诗,又作郑缙诗。莺啼而花开,黄莺自古以来被视为春天的使者,人们从她的身上既听到了春的声息,但也经常预感到春天匆匆离去的脚步声,因此,作为一种意象,黄莺经常寄寓着人们对于春天
【介绍】:字平云,五代时蜀(今四川)人。学释氏之法,时称张居士。《全唐诗补编·续补遗》补诗偈1首又4句。
即周公姬旦。韩愈《岐山下二首》之二:“自从公旦死,千载閟其光。”
【介绍】:柳宗元作。据《南史·王神念传》载:杨白花,少有勇力,容貌瓌伟,魏胡太后逼幸之。白花惧祸,改名华,拥部曲降梁。胡太后追思不已,为作《杨白花》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蹄歌之,声甚凄断。此即宗元所咏
又称“失韵”、“落韵”、“走韵”。指作诗押韵违反格律,韵脚用了非同部之字。(格律诗首句用邻韵不算出韵)如李商隐《茂陵》诗,韵脚为“梢”、“郊”、“翘”、“娇”、“萧”,其中“梢”、“郊”属肴韵,“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