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触藩

触藩

《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后用以喻碰壁,进退两难。王昌龄咏史》:“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韦应物《示从子河南尉班》:“立政思悬棒,谋身类触藩。”

猜你喜欢

  • 萧骚

    ①象声词。形容风雨、草木的声音。韦庄《南省伴直》:“何事爱留诗客宿,满庭风雨竹萧骚。”②萧条凄凉。祖咏《晚泊金陵水亭》:“江亭当废国,秋景倍萧骚。”

  • 陈泰挂壁

    三国魏陈泰为并州刺史,京城有权贵之人送钱物托其购买奴婢,陈泰不发其封,将其挂在墙壁上,以示不以民为奴。后征拜为尚书。见《三国志·魏志·陈泰传》。李瀚《蒙求》:“洪乔掷水,陈泰挂壁。”

  • 郁山主

    【介绍】:五代时禅僧。居茶陵。《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偈1首。

  • 汤绪

    【介绍】: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一作商绪。《新唐书·艺文志四》置之于唐末作者之列,著录别集《潜阳杂题诗》三卷。作品已佚。

  • 莽卤

    ①粗疏,不精细。柳宗元《酬韶州裴曹长使君二十韵一首》:“食贫甘莽卤,被褐谢斓斒。”②马虎。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一六一:“男儿大丈夫,作事莫莽卤。”

  • 六里

    见“六里江山”。

  • 谔谔

    直言辩争貌。刘禹锡《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禁中时谔谔,天下免忉忉。”

  • 睥睨

    ①斜视;侧目。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五八:“髻高花匼匝,人见皆睥睨。”②窥视。徐凝《题开元寺牡丹》:“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③同“埤堄”。卢纶《送宋校书赴宣州幕》:“艨艟高映浦,睥睨曲随山。

  • 身起

    身体。王梵志《沉沦三恶道》:“倒拽至厅前,枷棒遍身起。”

  • 仄声

    古汉语声调为平、上、去、入四声,除平声外,上、去、入三声总称仄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仄声中入声消失,故仄声只包括上、去二声。讲求平仄是我国诗、词、曲等文学体裁较重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