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讲经文

讲经文

文体名。汉魏六朝以来,佛家多以“唱导”、“转读”等方式宣扬教义,弘广佛法。“转读”为自印度传来的讲经方式,其特点是抑扬其声以讽诵经文,“以哀婉为入神,用腾掷为轻举,致使淫音婉娈,娇弄颇繁”(《高僧传》卷一四),也就是以悦耳动听的声腔,吸引俗家子弟,并逐渐成为伎艺化的讲经。至隋唐时,仍沿袭此风并逐渐发展为新的讲经形式——俗讲。敦煌石室保存下来的讲经文,正是释氏佛门以大众化方式讲唱佛经的底本,它使往昔的讲经变为听众所容易接受的讲解和歌赞,而这些歌赞又必须是人们能歌能唱的曲调。讲经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经文,在讲经之前,先把要讲的经文唱出来,名为唱经,是由都讲担任的,以往讲经是这样,俗讲也如此。二是讲经,把唱出来的经文加以阐释,依据旧的注疏义记,再结合当时社会风尚、人情世态,以引起听众的兴趣,灌输更多的佛教思想。就形式与方法而言,仍袭用道安的科分方法,即把讲经分为“序分、正宗、流通”三部分。三是唱词,包括新歌、俗曲和诗词,有五言诗、六言诗(或称为词)、七言诗和三三七言的俗曲,某些唱段上还注有“断”、“平”、“侧”、“平侧”等字样,表示有一定约束力的独特唱法,这是讲经文里最重要的部分,有了它才能把讲经变成俗讲,才能把佛经的宣传大众化。所以,讲经文的体制和变文一样,都是散韵结合、说唱兼行,但是,变文不引原经文,而讲经文在讲说之前则必须引原经文,然后逐段、逐句或逐字地发挥演绎,故讲经文的讲说开头往往标有“经云”、“经曰”。唱词的结句又以“催经”的套语,“××××唱将来”作结。至于讲经文的内容都是依据佛教经典宣扬佛法的弘大无边,教义的深邃莫测,人生变化无常,以及皈依佛门的真谛,如《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维摩诘经讲经文》等。

猜你喜欢

  • 行婆

    居家奉佛的老妇人。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七四:“不行真正道,随邪号行婆。”

  • 昂藏

    ①形容人气宇轩昂。王维《偶然作六首》之五:“客舍有儒生,昂藏出邹鲁。”李白《赠潘侍御论钱少阳》:“绣衣柱史何昂藏,铁冠白笔横秋霜。”②形容物高耸挺立。杜甫《四松》:“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贯休《上

  • 温飞卿诗集笺注

    温庭筠著,曾益等笺注。《温飞卿诗集》是明末曾益编集作注、清顾予咸补辑,其子顾嗣立补注重订,分为诗集七卷、别集一卷、集外诗一卷,共收温诗300多首,附有《旧唐书》温传和诸家诗评14则。1980年上海古籍

  • 濮阳宁

    【介绍】:唐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宣宗时人。进士及第。大中十年(856)摄福州馆驿巡官。所作《闽迁新社记》,欧阳修称“文字古雅”。《全唐文》仅存此文。事迹见《集古录·唐闽迁新社记跋》、《登科记考

  • 卢放

    【介绍】:宪宗时在世。曾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从事,并与元衡有联唱。《全唐诗》存联句诗1首。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介绍】:李白作。上元元年(760),李白从长流夜郎遇赦归来,归隐庐山,接到侍御卢虚舟所寄的《通塘曲》和要与他一起归隐庐山的书信,于是李白就回寄了他这篇诗。诗中首叙了自己“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

  •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介绍】: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诗句。二句写军令森严,万幕无声,只见一轮明月高悬中天,一派肃杀之气。

  • 狎筵

    即狎宴。韩偓《感事三十四韵》:“江总参文会,陈暄侍狎筵。”

  • 用韵

    ①即押韵。指诗歌等创作中于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以求音调和谐优美。②和韵的一种。即以原诗韵字为本诗韵字,而其排列次序不必与原诗相同。

  • 李揆

    【生卒】:711—784【介绍】:唐代文学家。字瑞卿。郑州(今属河南)人。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进士及第,授陈留尉,献书阙下,召试中书,调右拾遗。历仕右补阙、起居郎、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