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季布诺”。
指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这四人过从甚密,声气相通,诗学观点一致,都是“即事名篇,无复依傍”、讽谕时事的新乐府诗的鼓吹者和创作者,语言通俗平易。宋人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评云:“元、白、张籍
【介绍】:李白《日出行》诗句。四句谓花开叶落,四季更替,皆由自然,没有谁在其中指挥。表现了李白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上二句本《汉书·律历志》:“春秋迭运,草木自荣自落,何谢何怨”之意。四运,即四时。
相传有个宋人向燕王说自己能给燕王在木刺尖上刻出猕猴,但须戒斋三月才行,燕王厚待了他。燕国右御、冶工认为宋人是欺骗国君,棘刺上根本刻不出猕猴,即使能刻出也是无用之物。燕王囚禁宋人,问之,果不能。事见《韩
【介绍】: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诗句。二句抒发宇宙永恒而世事无常、自然无限而人生易老的深沉感叹,富有哲理,哀婉动人。据《大唐新语》、《本事诗》及《唐才子传》等记载,诗人曾因此而产生不祥的预感,后果为人所
见“商山四皓”。
《论语·卫灵公》:“〔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后因以“在陈”指身处饥寒挫折之中。韩愈《秋雨联句》:“吾人犹在陈,僮仆诚自郐。
诗类名。是评论诗歌艺术的诗作。运用诗歌形式论述诗歌艺术,或阐发诗学理论,或品评作家作品,这种风气,至唐代而始盛。约有二类:一、用绝句论诗,肇自杜甫《戏为六绝句》,后代追踵者甚多,如王若虚《论诗诗》,元
【介绍】:大历至元和间在世,诗人。唐有二李何,皆宗室子弟,一为阳翟令,一为汜水令,时代相同,不知此李何究为阳翟令抑或汜水令。《全唐诗》存《观妓》诗1首。
清李黼平撰。书分上下两卷,无目录,不录原诗,只就杜甫、韩愈之个别诗句、词语、典实等加以笺释评论,上卷65条,专论杜诗,下卷28条,专论韩诗,间或与杜诗比较。虽多泛泛而论,亦时有独特之见解,有助于理解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