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陆扆

陆扆

【生卒】:847—905

【介绍】:

行十九,字祥文,原名允迪。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光启二年(886)进士。历校书郎、左拾遗、中书舍人等。乾宁时拜相。光化时封吴郡开国公。天复三年(903)授吏部尚书。天祐二年(905)为柳璨杀害。新、旧《唐书》有传。陆扆文思敏捷,与陆希声、陆威号为“三陆”。《全唐诗》存诗1首又1句。

【生卒】:847—905

【介绍】:

唐代散文家。字祥文。本名允迪。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祖籍苏州嘉兴(今属浙江)。排行十九。陆贽族孙。中和三年(883)为绛州刺史唐彦谦幕判官。光启二年(886)进士及第,授盐铁巡官。三年(887)授校书郎。龙纪元年(889)授蓝田尉,直弘文馆。迁左拾遗,改监察御史。大顺二年(891)召充翰林学士,改屯田员外郎。历祠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乾宁元年(894)转户部侍郎。改兵部侍郎。三年(896)加承旨,改左丞,拜户部侍郎、同平章事,贬硖州刺史。光化二年(899)由兵部尚书复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三年(900)转门下侍郎。天复三年(903)贬沂王傅,分司东都。天祐二年(905)责授濮州司户参军,被杀。好学,善书法。工文辞,才思敏捷,文理俱惬,同僚服其能。奉诏和赋,最先成。昭宗比之为陆贽、吴通玄兄弟。与陆希声、陆威号称“三陆”。《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陆扆集》七卷,《宋史·艺文志七》作《禁林集》七卷,已佚。《全唐文》存制诰十篇,《全唐诗》存诗一首、断句一句。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鼎湖峰

    在浙江省缙云县城东仙都山。为仙都一景,又名玉笋峰、丹峰。东靠步虚山,西临好溪水。孤峰拔地而起,雄奇壮观,气势磅礴,高达170.8米。顶上有湖。传轩辕黄帝曾铸大鼎炼丹于此。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近黄帝,黄

  • 如然

    如此,这样。贯休《怀武夷山禅师》:“终期还此去,世事只如然。”

  • 鲁中都有小吏逄七朗以斗酒双鱼赠余于逆旅因鲙鱼饮酒留诗而去

    【介绍】:李白作。见《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 李舟

    【生卒】:约741—约788【介绍】:唐代散文家。舟,误作丹。字公受,一作公度。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年十六,以黄老学一举登第。十八岁为宏文馆校书郎。约永泰元年(765)为湖南从事。历东阳、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介绍】: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颔联。二句谓(原上草)虽然被野火烧过但却烧不完,因为来年春风一吹它又发芽生长起来。对仗天然工致,表现了原上草顽强的生命力,富有哲理意味。

  • 酬刘员外见寄

    【介绍】:严维作。刘员外,即刘长卿,曾检校祠部员外郎,故称刘员外。刘长卿于大历十一年(776)贬睦州司马,写有《对酒寄严维》一诗,抒写不平遭遇,希望旧友前来一聚。本诗为严维的和诗。拟写刘长卿新居环境之

  • 鸱夷没

    春秋时,伍子胥助吴王夫差灭楚,后吴王听信谗言,将伍子胥赐死,盛在鸱夷形的革囊中沉于江中。见《史记·伍子胥列传》。后因以“鸱夷没”谓君主残害忠良。骆宾王《夕次旧吴》:“行叹鸱夷没,遽惜湛卢飞。”

  • 凡聋

    凡庸昏聩之人。孟郊《劝善吟》:“藏书拄屋脊,不惜与凡聋。”

  • 沫相濡

    即相濡以沫。比喻人在困境中相互帮助,相依为命。典出《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共矜名已泰,讵肯沫相濡。”

  • 顾氏文房小说

    总集。明顾元庆辑。五十八卷。此书收汉魏至宋代小说、传奇、笔记等四十种。除小说等以外,兼收诗评、文论,如钟嵘《诗品》、唐庚《文录》之类,内容较庞杂。编次不以时代为序,以致前后错杂,署名东方朔的《海内十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