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因缘
佛教语。香与灯火为奉佛之物,因以“香火因缘”谓同信佛法,彼此契合。白居易《喜照密闲实四上人见过》:“臭帑世界终须出,香火因缘久愿同。”
佛教语。香与灯火为奉佛之物,因以“香火因缘”谓同信佛法,彼此契合。白居易《喜照密闲实四上人见过》:“臭帑世界终须出,香火因缘久愿同。”
多而密布貌。白居易《吴樱桃》:“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
【介绍】:唐代诗人。字鼎臣。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会昌五年(845)以第二名进士及第。重考后,升为第一名,因作诗写其得意之情。官至大理评事。《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见《全唐诗》所附小传、
指佛寺。皎然《同李著作纵题尘外上人院》:“莲花天昼浮云卷,贝叶宫春好月停。”
拂拭坐席,以示恭敬。韩愈《山石》:“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文集。唐卢藏用撰。《旧唐书·卢藏用传》谓有集二十卷,同书《经籍志下》著录《卢藏用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作三十卷。其集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八首,《全唐文》存文一卷。
唐王棨作。此为律赋,以“安贫乐道情志逸然”为韵,赋的宗旨即此八字。贫穷,本是历史上不肯苟取富贵、坚持独立人格的士大夫所面临的共同境遇。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是孔门的安贫乐道,当然,他们对现实是极为不
【介绍】:唐代撰注家。生卒年、籍贯不详。贞观中,为四门博士,奉诏与孔颖达等撰《春秋正义》,成三十六卷。卒于贞观十六年(642)后。另撰《穀梁疏》十二卷,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一》,已佚。事迹见唐孔颖达
徐传武译注。1992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收录李贺诗247首,另附残句5则,“楚辞评语”16则(非李贺作品者则予以辨伪)。每首诗分“原文”、“注释”、“今译”、“解说”四部分,书后附有“李贺诗集、研究
见“中圣人”。
【介绍】: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句。程千帆、沈祖棻《古诗今选》释此二句云:“宝盖,以珍宝为饰的圆形车篷。其支柱雕有龙纹,龙口好象衔着车盖。流苏,一种用羽毛或丝制成球状,下垂长穗的装饰品。车上悬挂流苏的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