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北匈奴西迁

北匈奴西迁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北匈奴蒲奴单于统领所部,留居漠北,势力削弱。但依然控制西域诸国,欲与汉和亲而不得,陷入困境,不断侵扰汉河西和北部缘边郡县。东汉为保障边郡安宁,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发兵数万人,四路出塞伐北匈奴。窦固、耿忠直追击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取伊吾卢(今新疆哈密),置宜禾都尉,留吏士屯田。北匈奴势力削弱后,又遭丁零、鲜卑、西域诸国的攻击,内部亦发生变乱。永元元年(公元89年),汉遣窦宪、耿秉率师北伐北匈奴,与北匈奴单于战于稽落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额布根山),连战获捷,北匈奴降者八十一部二十余万人。永元三年,耿夔出居延塞(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围北匈奴单于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破其军。鲜卑乘机徙居北匈奴故地,匈奴十余万落,也自号鲜卑。北匈奴其余部分无力与汉及鲜卑争锋,又不能返回漠北故地,只得向西迁徙。后迁至欧亚交界的阿兰聊(奄蔡)。公元374年,攻入东哥特,后北上击败西哥特,征服日耳曼部落,夺取匈牙利平原,形成强盛的匈奴帝国。

猜你喜欢

  • 天盛律令

    西夏仁宗天盛(公元1149-1169年)时,在前代律令基础上,依仿宋朝政书体例,用西夏文字编纂的一部政治制度与法令专书。全名《天盛年改新定律令》,或称《天盛年改新定禁令》、《天盛年改新定禁令名剪》。除

  • 端平入洛

    又称三京之复。宋理宗时出兵收复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的一次军事行动。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金朝灭亡,南宋朝臣赵范、赵葵、全子才等建策守河、据关

  • 探马赤军

    蒙元时期军队的一种。“探马赤”一语,学界考释不同。有的认为来自突厥语“达摩支” (泛指达官),有的认为来自契丹语“挞马” (意为扈从官)。其成员,最初是从兀鲁兀惕、忙兀惕、弘吉刺、亦乞烈思、札刺儿等五

  • 藏印续约

    见“中英会议藏印条款”。

  • 都督

    官名。汉末以来,历代多置,性质不一。辛亥革命时期,各省独立,一般设置都督统率民军,并兼管民政,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1913年1月8日袁世凯公布《现行都督府组织令》,原则上实行军民分治,民政特设民政长,

  • 振武学社

    武昌起义前湖北的革命团体。1910年9月18日(宣统二年八月十五日)由群治学社改组而成。1910年(宣统二年)湖北群治学社被清湖广总督瑞澂侦破,致使该社活动陷于停止。李六如、祝制六、杨王鹏、章裕昆在新

  • 独尊儒术

    我国封建社会自汉代推行的一种思想专制政策。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在战国时代仅是诸子百家之一。秦代虽有儒生为博士,但并不为朝廷所重。汉初诸帝信奉黄老之学,儒家学者亦逐渐为帝王所尊礼。汉武帝继位后,为加强思

  • 燕(高开道)

    隋末义军头领高开道建立的政权。高开道出身盐户,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从格谦起义于山东豆子䴚(今山东宁津、商河两县之间),任将军。格谦牺牲后,收其余众,转战沿海。后由沧州(今河北沧州)

  • 钟明亮起义

    元初福建农民起义。首领钟明亮,畲族,福建汀州(今福建长汀)人(一说广东循州人)。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冬,钟明亮率汀州畲民起义,拥众十万。至元二十六年,起义军攻赣州,袭宁都,据秀岭,声势甚大。

  • 彭材、李玉、王海起义

    东汉末年豫章(治今江西南昌)农民起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豫章郡东部地区农民,在彭材、李玉、王海领导下,举行起义,反抗孙吴政权统治。起义群众有一万余人。后为新都(治今浙江淳安西北)太守贺齐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