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李定国抗清

李定国抗清

清初张献忠余部的抗清斗争。李定国是陕西榆林县的农民,从十岁参加起义,张献忠死后,他坚持抗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以前,李定国、孙可望等向桂王表示愿与明政府联合抗清,遭到桂王政府的拒绝。后南明政府走投无路,才接受李定国、孙可望的建议,投靠了农民军。顺治九年李定国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攻,前后败敌数十万人,同时,刘文秀出兵四川,大败吴三桂,并与夔东十三家军取得联系。活动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张煌言、张名振等人的抗清队伍也开始反攻,形成第二次抗清的高潮。此时,桂王政府中的官僚马吉祥等挑拨李定国和孙可望的关系,孙可望发动了进攻李定国的内战,败后降清。李定国毫不动摇。顺治十六年吴三桂攻下云南府城,桂王流奔缅甸,李定国设伏于磨磐山,企图歼灭敌人的追兵,伏兵的计划因被内奸泄露而失败。顺治十八年吴三桂率兵入缅,桂王被俘。李定国为此忧愤而死。

猜你喜欢

  • 阿思本舰队

    一称阿思本事件。1862年(同治元年)奕訢接受署总税务司赫德建议,奏准委托回英国休假的总税务司李泰国购买英国兵船,以为进攻天京之用,先付六十五万两,买七只(四大三小)装备大炮的兵船。后又追加十五万两。

  • 天地会

    又称三合会、三点会,清代民间秘密组织。其成员主要是农民、手工业工人和城市平民等劳苦大众,也有汉族地主阶级反满派。汉族地主阶级反满派参加这个团体的目的,是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图谋私利,他们强调“反满”,

  • 三征日本

    元朝对日本的侵略战争。元初,忽必烈多次遣使日本,谕其来朝。日本镰仓幕府拒不答复。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三月,忽必烈命凤州(治今陕西凤县凤州镇)经略使忻都、高丽(今朝鲜)军民总管洪茶丘率军一万五千

  • 没藏氏专权

    西夏初贵族争夺权力的斗争。西夏建国前后,野利氏与没藏氏是最有权势的两个贵族集团。野利氏以后族支持元昊称帝之后,权势更加膨胀。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公元1042年)太子宁明病死,元吴遂另立野利后生子宁令哥为

  • 统一度量衡

    战国时期各国度量衡各不相同。以度来说,各国尺寸长短不一。以量来说, 更为混乱。如秦以升、斗、桶(斛)为单位,均以十进位;齐以升、豆、区、釜、钟为单位,姜齐时升、斗、区均为四进位,而以十釜为钟,田氏代齐

  • 赵灭中山

    古代白狄别族所建立的鲜虞国(其都城在今河北正定东北四十里新城铺),战国时称为中山国。战国初,中山武公建都于顾(今河北定州)。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魏文候灭中山国。不久复国,中山桓公徙都灵寿

  • 鲁(徐园朗)

    隋末山东义军首领徐园朗于唐初建立的政权。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徐园朗据兖州(今山东兖州)起义,拥众二万余,依附李密。李密败,又归王世充(一说窦建德)。后降唐,任兖州总管。武德四年(公元621年)

  • 彭材、李玉、王海起义

    东汉末年豫章(治今江西南昌)农民起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豫章郡东部地区农民,在彭材、李玉、王海领导下,举行起义,反抗孙吴政权统治。起义群众有一万余人。后为新都(治今浙江淳安西北)太守贺齐镇压

  • 江原战役

    北宋王小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江原(今四川崇庆东南)与官军的一次决战。参见“王小波、李顺起义”。

  • 非子居秦

    秦国祖先的历史传说。据《史记·秦本纪》,非子为秦人部落首领时,居于犬丘(今陕西兴平东南),善于养马和其它牲畜。周孝王得知后,命非子专为周王室在汧渭二水之间养马。马群大为蕃殖,孝王因此封给非子土地,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