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十卷,后编二十卷。清于敏中等奉敕编,彭元瑞等奉敕续成。于敏中(1714-1778),字叔子,又字崇棠,号耐圃,江苏金坛人,著名目录学家。乾隆初年中进士,授编修;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以户部侍郎兼军机太臣,后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因其博学多才,通晓古今,颇为乾隆皇帝所赏识。乾隆十四年(1749),奉敕而编的《天禄琳琅书目》,系清宫昭仁殿藏书之目。“天禄琳琅”是对殿中藏书的赐名。该书十卷。卷一宋版经,卷二宋版史、子,卷三宋版集、金版史,卷四影宋抄,卷五元版经、史,卷六元版子、集,卷七明版经,卷八明版史,卷九明版子,卷十明版集,共收录图书四百二十九部。嘉庆三年(1798),彭元瑞等在此基础上续纂了后编二十卷,卷一宋版首部(御题);卷二、三宋版经;卷四宋版史;卷五宋版子;卷六、七宋版集;卷八影宋抄、辽版经、影辽抄经、金版子、元版经;卷九元版史;卷十元版子;卷十一元版集;卷十二、十三明版经;卷十四、十五明版史;卷十六、十七明版子;卷十八至二十明版集、明抄。其收录宋、金、元、明版图书六百六十三部。正续集共计著录善本书一千零九十二种。该书所著录的图书,在书名、函数、册数之下记内容、考证,再详记印记,最后记缺佚。解题简明扼要,说明其刻印年月、各藏家为之写的题识印记,详考其时代爵里,授受之源流。对于一书有两种版本,又都刻工精致,则二者并录;对于同一书同一版,但有两印,又都非常良好,则两种本子一并收录。该书目所著录的宋、金、元、明各代图书,以经、史、子、集分部,每部之下所收图书,按时代为次排列。这部官修善本书目,对后世影响很大。“后来撰善本书目者,莫不谨守其法焉”(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正编所载因嘉庆二年(1797)十月乾清宫火灾被焚,一部未存,后编之书亦有散失,该书仅以抄本传世。王先谦于北京得旧抄本,参考湘潭周氏之抄本,得诸家之本而刊行,得以流传。现存清光绪十年(1884)长沙王氏(先谦)刊本。

猜你喜欢

  • 诗学正宗

    十六卷。明蒲南金(约1537前后在世)编。蒲南金,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嘉靖元年(1522)举人,官国子监助教。是书选历代之诗,起唐虞古辞,讫唐人近体。自四言至七言绝句,分为九体;每体中又分为正始、

  • 四声切韵类表

    一卷。清孙文昱编。孙氏将《四声切韵表》重加编制而成《四声切韵类表》,他定古韵为十八部,并以十八部概括江氏所定的一百零四个韵类。他说其书“不过明古今韵部所由离合,以为学者之先导。”目的是使人了解古今音分

  • 何氏类镕

    三十五卷。明何三畏(生卒年不详)撰。何三畏著有《云间志略》。本书采录类书中的典故,用骈语将其连络成文章,每类为一篇文章,便于阅览记忆。但都不注明出典,事亦无原委,不便引用。形式虽似宋吴淑的《事类赋》,

  • 安徽通志

    二百六十卷,首六卷。清陶澍、邓廷桢修,李振庸、韩玫纂。陶澍(1779-1839),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进士,由编修历给事中,授川东道,迁山西按察使,清道光元年(1821)擢安徽布政使,三年正月授安

  • 东莱易说

    二卷。南宋吕乔年撰。吕乔年,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字巽伯。吕祖俭之子,吕祖谦之侄。议论刚正不阿,能守家学,为东莱学派传人。此书旧本题宋吕祖谦撰。朱彝尊《经义考》亦列其名。但四库馆臣考定其文实际上是吕乔

  • 尔雅郭注补正

    九卷。清戴蓥撰。戴蓥,休宁(今安徽屯溪市)人,钦赐举人,充三分四库书校对官,为戴震族弟。卷首有恭拟进呈序,称《汉志》《尔雅》三卷二十篇,今篇惟十九,郑樵言出自笺注未行之先。《尔雅》明则百家笺注可废,积

  • 疑狱

    见《疑狱集》。

  • 抱山堂集

    十四卷。清朱彭撰。朱彭字亦钱,号青湖,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未详。诸生。朱彭博治群书,尤熟于掌故。曾撰《吴越古迹考》若干卷、《南宋寓居录》若干卷,足以传后。惜不戒于火,致使文献无征。又撰《湖山遗

  • 洗蕉吟馆诗词钞

    二卷。清戴青撰。戴青,生卒年不详,字书卿,浙江乌程(湖州)人,江苏阳湖中丞恽次山之妻。清代词人。善诗。此书有宣统二年(1910)恽炳孙手写影印本,字仿褚体。书前有作者自序,书后有恽炳孙所作跋语。此书收

  • 陶庵集

    四卷。明归子慕(1563-1606)撰。归子慕,字季思,江苏昆山人。万历十九年(1591)举人,再试礼部不第,一直屏居江村。以咏诗为乐,人称清远先生。其诗学陶渊明,清雅疏淡,饶有情趣。崇祯初追赠翰林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