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丘陵学山

丘陵学山

无卷数。明王文禄(生卒年不详)撰。王文禄,字世廉,海盐(今属浙江)人。嘉靖十年(1531)举人。王文禄性嗜书,闻人有异书者,辄倾囊购之,得必手校。缥缃万轴,置之一楼。年八十余,犹计偕北上,不屑就乙科秩。平生著述丰富,有《竹下寤言》、《海沂子》、《文脉》、《策枢》、《医先》、《胎息经略疏》、《庭闻述略》、《参同契疏略》等几十种。《丘陵学山》是他较有影响之作。玉文禄汇刻诸书,以拟宋左圭《百川学海》,故以《丘陵学山》为名。原书目录后有王文禄后记。记中云:“原丘陵,改百陵,对百川甚切帖。丘宣圣讳,改百,尊圣也。”在此王文禄说明了后将《丘陵学山》改为《百陵学山》的原故。此书目录以千字文编次,初刻本(隆庆二年印本)用的是原名《丘陵学山》,所收之书仅74种,千字文自天字至师字。此本亦即《四库》馆臣在编修《四库全书》时所用之本。接着王文禄对此书不断加以增补,又刊刻了九十三种本,书名仍题《丘陵学山》(邵懿辰《标注》有王文禄《明世学山》九十三种,或此本已改《明世学山》)。至万历十二年(1584),王文禄在此基础上“编次《千字文》,渐至百号”,即从天字至罪字。此书皆由王文禄一手辑刻,孜孜20余年,始成百种。但由于所收之《钱子法语》、《钱子巽语》二种,即原名之《钱子语测》,三者实为一种。故虽号为百种,实际上只有98种,至此书名正式改题《百陵学山》。书中主要收辑明代著作,其中有许多关于明代学术思想,农业生产与风俗习惯等历史资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明嘉靖、隆庆、万历刻本,有商务印书馆1936年影印《元明善本丛书》本(但此本缺陶字《三炼法》一卷,唐字《六炼九炼法》一卷。)

猜你喜欢

  • 逸亭易论

    无卷数。清徐继恩撰。继恩字世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号逸亭。此书共八篇,首篇为河图书,二篇为洛书说,三篇为先天八卦图说,四篇为后天八卦图说,五篇至七篇皆为卦序说,末篇为策数说。《易》论始于河图洛书之

  • 尚书古字辨异

    一卷。清李调元辑。此书因日本山井所著的《七经孟子考》写本中,有《尚书古字考》一册,大都是从金石资料及隶、篆各书之有关《尚书》者中纂集、摘录出来的。李调元又从各种书籍采集古字,与日本本加以校雠,写成《尚

  • 笑道论

    一卷。北周甄鸾(生卒年不详)撰。甄鸾,中山(今属河北省境内)人,出身世代官宦人家,自幼饱学、“好内典”。入仕为官,为北周开国功臣,有“开国伯臣”之称。北周佛教昌盛,不仅佛道两家多有争执,而且,由于佛教

  • 研六室杂著

    十卷。清胡培翚(详见《仪礼正义》)撰。是书是用来扶翼《仪礼正义》之作。内有宗庙路寝明堂同制考,东夹西夹考,牖考,屏考,校《仪礼·聘礼》及郊注脱字,《仪礼·丧服记》于所为后之兄弟之子若子解,大抵皆礼之支

  • 北山集

    三十卷。宋郑刚中(1088-1154)撰。郑刚中,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县)人。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颇有政绩,威震境内。初曾为秦桧所荐,后秦桧对其在蜀专擅不满,罢谪桂阳军居住,再谪

  • 听蕉馆诗存

    清茹铨撰。茹铨,字少选,山东蓬莱人。仕宦及生卒年皆不详。是书首无序,末有其孙恩松《跋》。是《跋》称“诗九十二首,为先祖通议公游燕赵及滇南、吴中途次所得,又原有《听蕉馆文存》,用以沿之。至于陆东渔、王青

  • 大学三纲八目箴

    一卷。附性理渊源撮要 一卷。朝鲜柳崇祖撰。崇祖字宗孝,又字真一齐,号石轩,朝鲜金州人。成宗壬辰进士,己酉文科。官至成钧馆事。是书取《大学》明明德,作新民,止至善,使无讼,格物致知,慎独,正心修身,齐家

  • 尚书表注

    二卷。金履祥(1232-1303)撰。履祥字吉父,自号次农,两浙路兰溪(今属浙江省)人。宋末元初著名经学家、思想家。履祥少有经世之志,及壮,知世有理学,遂穷究义理,德璠初年曾以史馆编修召,未及用而宋亡

  • 南陵先哲遗书

    五种,二十三卷。民国徐乃昌(见《积学斋丛书》)编。丛书收南陵先贤著述五种,清汪越《读史记十表》十卷为影印《四库全书》本,《提要》称其考校精密,对原书纠误颇多;清汪桢《史弋》二卷据康熙四十年本影印,取周

  • 戴静斋遗书二种

    二卷。清戴清(1762-1827)撰。戴清字静斋,先世为休宁(今安徽芜湖)人,后迁居江苏仪征。戴清天资异常聪慧。他少时读《国语》,便沉溺书中,如痴如醉。一生对地理之学研究颇深,于山川形势,州郡沿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