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庸注

中庸注

① 一卷。清惠栋(1697-1758)撰。栋字定宇,号松崖,人称小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栋为惠周惕孙,惠士奇子。著有《周易述》、《易汉学》、《古文尚书考》、《九经古义》等。是书为栋早年所作,本名为《易大义》。目录中称《中庸》有二卷,《礼运》一卷已缺失。栋弟子江藩从张子絜那里得到江艮庭的《中庸》手写本,而子絜又是从徐述卿手中得此书。栋为之作注,欲著易大义,以推广其说。但当时只著有书目而无其书,其子汉光即以此为《易大义》,江藩刊附《周易述补》之后,沿用其称。藩有序述其原委,今改题为《中庸论》,是从其实。栋注中称,仲尼微言,子思传其家学著成《中庸》,不明易不能通此书。栋注又引张禹说,仲者为中,尼者为和,说孔子有中和之德,故称仲尼。此书专论中和,故称表德之字,则穿凿可笑。然是书语句简括,有汉儒诂经之法,藩序称其为七十子之微具。该书有嘉庆二十五年(1820)刊本。② 一卷。康有为(1858-1927)撰。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清著名学者,思想家。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戊戌奏稿》、《大同书》、《康南海先生诗集》等书。有为好公羊之学,主三统三世之说,其注是书不外推广阐明此意。其解“为政在人”一节,称孔子以仁为立教之本,立三世之法,望大道之行。太平之世,则大小远近如一,山川草木昆虫鸟兽莫不一统。大同之治,则天下为公,不独亲其亲,子其子。解“君子居上不骄”一节,引何休的话说孔子改周制,畏时远害,不敢笔之竹帛,而口授给弟子。孔子改制,有三世之殊异,据乱世诛大夫,升平世退诸侯,太平世贬天子。推行各有其时,言于当世也必不行,故不必冒险犯难,令身亡而道不传。其解“王天下有三重”一节,称三重乃三世统,有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每世中又有三世。每小三世又有三世,故三世而三重是九世,九世而三重是为八十一世,展转三重可至无穷。其他各条多仍旧说,唯将“诗曰‘妻子好合’”一节,移到“君子之道譬如行远”一节下面,称旧本错简,于义不伦。有为讲学广州时,早成此注,戊戌遭籍没,佚其稿。后居英属地槟榔屿,补成此注。首有自序。该书有光绪二十七年(1901)刊本。

猜你喜欢

  • 乐律纂要

    ① 一卷。明季本(1485-1563)撰。季本字明德,号彭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师从于王守仁,正德年间中进士。平生著述甚多,有《易学四同》等书。是书共十三篇,其论述声气之源,想舍古尺而治以耳,也不

  • 心易溯源

    二十四卷。清谢若潮撰。谢若潮字慕韩,福建龙岩人。光绪丁丑(1877)进士,官至知府。此书第一至第九卷解上下经,第十至第十二卷解上下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第十三至第二十四卷为原筮、原象、原卦、原图书及

  • 学易笔谈

    四卷。近人杭辛斋撰。杭辛斋,浙江海宁人,民国时曾为国会议员,因反对帝制入狱。于易学颇有研究,著述颇丰。除本书外,尚有《学易笔谈二集》、《易楔》、《易数偶得》、《读易杂识》、《愚一录易说订》、《沈氏改正

  • 雪堂砖录四种

    四卷。清末民国罗振玉撰录。四种为《砖志征存》一卷、《楚州城砖录》一卷、《地券征存》一卷、《恒农砖录》一卷,均为辑录砖文之著作。《砖志征存》为罗振玉所辑,其自序云:“古无志墓之文,葬时烧砖造圹,放砖上,

  • 范围象教图

    见《圣学范围图》。

  • 金陀粹编、续编

    五十八卷。南宋岳珂(详见《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撰。本书为岳飞传纪资料汇编,珂为辩其祖飞之冤而作。秦桧当权时,国史中有关岳飞功绩的记载多被删削,珂搜集岳飞的诗文、轶事、表奏、战报以及高宗御札、政府公牍

  • 周易通义

    十六卷。清庄忠棫撰。庄忠棫字中白,丹徒人。另著有《易纬通义》、《蒿庵遗集》、《静观堂文》等。此书原名《大圆通义》。作者于董仲舒之学十分倾服,欲合《周易》、《春秋》为一,仿《春秋繁露》作此书。其说易本于

  • 易韦

    二卷。清朱襄撰。朱襄,无锡人。该书成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卷首是“易图说”,总共十二个图。朱襄以九数为河图,这是宗于刘牧的说法,但朱襄以洛书为八卦又与刘牧看法不同。其中尚占一图只有图而无说,可能

  • 雪园易义

    四卷。《图说》一卷。明李奇玉撰。李奇玉字元美,号荆扬。浙江嘉善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汝宁府知府。此编只解六十四卦,议论纵横,词胜于理。前列增补四易图说、参订图说、进退变化图,对待流行图、生

  • 春秋释例

    ①十五卷。晋杜预(详见《春秋经传集解》)撰。汉人治《春秋》经传亦重义例,如郑兴从刘歆受《左氏》学,刘歆命郑兴撰《条例》,其子郑众又有《春秋左氏传条例》,贾逵之父贾徽亦有《左氏条例》,颍容有《春秋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