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声篇海》。
不分卷。清沈淑(详见《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撰。该书是他所辑《陆氏经典异文辑》中的一种,不分卷,也不载《春秋穀梁传》全文,仅据陆德明《经典释文·春秋穀梁音义》中所引的《春秋穀梁传》异文,汇辑成编,而依
七卷。明赵鸿赐(生卒年不详)撰。赵鸿赐,字承元,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明嘉靖中副都御史赵钱之子。此书共七卷,杂引佛经及释子语录,而以圣贤之经传互相辨证,大旨以援墨入儒为主。
十二卷。《梦柰诗稿》一卷。清冯桂芬(1809-1874)撰。冯桂芬,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今苏州)人。道光进士,授职编修,升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曾在苏州举办团练,亦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活动。重视经
一卷。元何若愚(生卒年不详)撰。何若愚生平事迹不详。此书载于《永乐大典》中。此书原注中称“《指微论》三卷,亦是何公所作。探经络之赜,原针刺之理,明荣卫之清浊,别孔穴之部分。然未广传于世,于内自取义以成
二卷。清张冕撰。张冕,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精于天文历法,著有《春秋至朔通考》、《春秋初年岁星行表》、《春秋日食星度表》、《春秋日表》。《春秋至朔通考》一书对春秋时的冬至和朔日详加考证。该书有清嘉庆时
六卷。续补一卷。清李容撰。李容字中孚,厔(今陕西周至县)人,别号二曲。生卒年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以年老而罢。有《二曲集》、《反身录》。李容宗于王阳明之学,为文亦力阐王氏良知之论,如
四卷。清褚峻撰。褚峻字千峰。此图是取周、汉碑碣,绘其形,记其尺寸,缩摹其字,为《金石图》。成书二卷。又取三国至隋唐,择其碑碣之精好者,亦绘成图,而摘取碑中数字,使观者大概知其体势,与前图之缩全碑者,略
五卷。明陈际泰(详见《易经说意》)撰。际泰平生以写作科举考试文章著名,研求经学非其所长,所以此书对五经诠释也用时文之语。现存有明崇祯六年刻本。
二十卷。清刘翰周纂修。刘翰周,河北丰润县人,举人出身,乾隆五十九年(1795)任寿光知县。《寿光县志》,创修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邑令刘有成,再修于雍正年间李方膺,三修于乾隆二十年邑令王椿。此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