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江府志

九江府志

①十八卷,清江殷道等修,张秉铉等纂。江殷道字念鞠,汉阳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九年(1670)任九江府知府。江殷道莅任后,适奉命纂修通志,江殷道乃设局修志,聘张秉铉等总其事,互相参订,遂成志书。康熙十二年(1673)刻印。全书十八卷,分为:建置、星野、祥异、疆域、形势、乡坊、山川、关津、桥梁、风俗、城池、兵防、户口、田赋、物产、职官、公署、邮传、恤政、学校、书院、选举、祠祀、丘墓、古迹、寺观、名宦、人物、孝烈、仙释、隐逸、流寓、方伎、艺文。此志只列细目,不举纲要。内容较为简陋。② 五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达春布等修,黄凤楼、欧阳焘纂。达春布,字进修,满洲镶黄旗,官学生,同治十年(1871)任九江府知府。黄凤楼,字五云,福建德化县人,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曾任安徽繁昌县知县。欧阳焘,字九云,彭泽人,同治二年(1863)进士,曾任山西沁水县知县。考九江郡志,创修于明弘治年间太守童潮;再修于嘉靖六年杨一清;三修于天启四年太守陆梦龙;四修于清顺治十八年太守胡宗虞;五修于康熙十二年太守江殷道,六修于嘉庆二十三年知府朱棨。此志为七修。达春布莅任后,适通饬各郡县及时修辑志乘,以备会纂。遂设局修志,广征博采,聘黄凤楼、欧阳焘为总纂,历一年多而告竣。同治十二年(1873)刻印。卷首有新序、旧序、衔名、凡例、目录和绘图。卷末有旧跋、旧修衔名、新修捐输总目新跋。此志分志目三级,体例严谨,条理明晰,详略得当,是一部较完备的《九江府志》。

猜你喜欢

  • 说文释例

    ① 二卷。清江沅(1767-1838)撰。江沅字子兰,一字铁君,元和(今江苏吴县)人。江声之孙,能绍其家学。师事段玉裁,段氏很器重他,撰《说文解字注》多与之商榷。著作除是书外,尚有《说文解字音韵表》。

  • 一字题赋

    见《事类赋》。

  • 陆氏传家集

    四卷。附《陆氏先德录》一卷。清陆乃普(1812-1889)辑。陆乃普,字秋丞,一字南临,晚号鸭阑旧主,江苏吴江人。国学生,以军功起家,早年于嘉咸间入清将胜保、多阿隆幕下,参赞军机,累战太平军、稔军于江

  • 残本湖陵江氏集

    五卷。清江八斗(生卒年不详)编。江八斗,字四达,号纯夫,江西贵溪县人。其始祖公荣,宋建炎间官弋阳,迁居於贵溪湖陵,故世称湖陵江氏。其后仕宦颇盛。故八斗辑其先世诗文,分体编辑,以成此集。八斗之作亦载入其

  • 宋四六话

    十二卷。清彭元瑞(1731-1803)编。彭元瑞字掌仍,一字辑五,号云楣,江西南昌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赠太子太保,与纪昀齐名,同为乾隆时名臣。著有《经进稿》及《

  • 指海

    二十集,一百三十七种。清钱熙祚(详见《守山阁丛书》)编。张海鹏《借日山房》残版为上海陈璜所得,易名《泽古斋重钞》刊印,后又转入钱熙祚手,重新校补,增为二十集,易名《指海》。道光二十三年(1843),刊

  • 明律

    三十卷。明太祖朱元璋敕撰。明军平定武昌时即议律令,太祖命左丞相李善长为律令总裁官,杨宪、陶安等为议律官,指出法贵简当,使人易晓,革除条绪繁多或一事两端模棱两可、可轻可重,使官吏得以为奸的弊病。并在西楼

  • 阳山志

    三卷。明岳岱撰。岳岱,邺郡人。阳山在苏州府城西北三十里。高八百五十丈。周围四十五里。东面阳,故名曰阳山。盖取山之东为朝阳,山之西为夕阳之义。以其远观有四面飞动之势,又名之为四飞。越绝书夫差自杀,越人葬

  • 春秋增注

    八卷。清汤斌(1627-1687)撰。汤斌字孔伯,一字荆岘,号潜庵,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清代学者。顺治十年(1653)进士,入翰林,累擢江宁巡抚,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文正。嗜学读书,不妄交游,其学源出

  • 孝经质疑

    一卷。徐绍桢(1861-1936)撰。徐绍桢字固卿,原籍浙江,迁居广东番禺。官至南京卫戍司令。一生从戎,好藏书,父徐灏治经学尤精《说文》。是书系徐绍桢取孝经一十八章,依唐注,参照诸家,掺合己见,别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