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绎
十五卷。明邓元锡(详见《三礼编绎》)撰。包括《易》、《书》、《诗》、《三礼》、《春秋》。元锡先有《三礼编绎》二十卷别行。所以此编只摘录其中自得之语,删去经文及注。《书》、《诗》、《春秋》也不载经文,只存篇目,所诠释多属空谈,《易》虽载全文,又自行更动次序,其中“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又全删传文,用自撰《天图原》等共三卷代之,多凭臆杜撰。现存有明万历刻本;或书名只题“经绎”二字,亦为明万历刻本。
十五卷。明邓元锡(详见《三礼编绎》)撰。包括《易》、《书》、《诗》、《三礼》、《春秋》。元锡先有《三礼编绎》二十卷别行。所以此编只摘录其中自得之语,删去经文及注。《书》、《诗》、《春秋》也不载经文,只存篇目,所诠释多属空谈,《易》虽载全文,又自行更动次序,其中“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又全删传文,用自撰《天图原》等共三卷代之,多凭臆杜撰。现存有明万历刻本;或书名只题“经绎”二字,亦为明万历刻本。
一卷。清沈淑(详见《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撰。该书是作者所撰《经玩》中的一种,成书于清雍正三年(1725)前后。书中不载《春秋》经传全文,只取《公传》、《公羊传》、《穀梁传》详加校雠。凡是经文有不同的
四卷。无撰者姓名。满洲名(满文略),蒙古名(满文略)。此书无印行年代处所,书之前后亦无序跋。全书选择《三合清文鉴》、《四体合璧文鉴》两部书中满蒙的常用要语,编辑而成的一种简本。分为四卷。部居目次,全部
一卷。清董云鹤撰。董云鹤,生卒年不详,字松筠,江苏吴江人,王家榛之妻。清代诗人。此书为《吴江三节妇集》其中之一。书前有张文虎、郑璜所作序言,有沈日富撰写墓志铭。共收诗三十四首。
三卷。宋周密(1232-1308)撰。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又号萧斋,又号弁阳萧斋。山东济南人。理宗朝官浙江义乌县令,宋亡不仕,自号泗水潜夫。其人著作甚丰,以辑录旧闻者居多,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
四卷。清舒梦兰(生卒年不详)撰。舒梦兰字白香,嘉庆间靖安县(今属江西省)秀才。所作除《白香词谱》外,尚有《天香词》和《香词百选》。《白香词谱》选取比较通行常见的词调一百个,每个词调录例词一首,计自唐李
一卷,琐言补一卷。清宗室奕赓撰。奕赓,号鹤侣,和硕庄襄亲王绵课子。道光时官至三等侍卫。此书是其承差六年的产物,撰成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月。书末自署为“天下第一废物东西”。作者在该书中记载了紫禁
五卷。清程瑶田(详见《通艺录》)撰。《通艺录》的原目未成书项下有《仪礼经注疑直》之名。此本为安徽丛书本,是程氏的手稿,现仅存有八册,其中还有脱页,旧藏江夏徐恕处,吴承仕对其进行整齐缀辑,录成五卷。民国
二卷。明张凤翼(生平见《梦占类考》)撰。此书是采辑前人论画绪言,为说浅近低俗。其中又有戴逵、王维论画之辞,实出于依托,而张凤翼并不能辨其真假。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
十二卷 此书为清高宗弘历御批《资治通鉴》,凡七百九十八条,由大学士刘统勋等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7年)编次而成。弘历所批,大抵撰者占十分之三,改佥者占十分之七。《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此书时以为:“论世
四卷。清杨泰亨(约1880前后在世)撰。杨泰亨号理庵,今浙江慈溪县人,生卒年不详。同治四年(1865)进士。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累至通奉大夫。杨泰亨工诗文,精书法。著有《饮雪轩诗集》、《饮雪轩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