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介休县志

介休县志

①十四卷。清王谋文纂修。王谋文字逵溪,浙江绍兴县人,出身贡生,乾隆三十三年(1768)任介休县知县。按介志修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知县史莲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知县王植重修,前者约而简,后者博而详。此编为三修。《介休县志》乾隆三十五年(1770)刻本,全书十四卷,分为:卷一星野、沿革、疆域、祥异;卷二山川、卷三学校、公署、坛庙;卷四田赋、风俗;卷五职官、宦迹;卷六至卷七选举;卷八封荫;卷九人物;卷十孝义、寓贤、列女;卷十一至卷十三艺文;卷十四杂志。此志整严详赡,堪称定本。如卷一沿革目,介休历来多变更,自汉以后,县倏而郡,郡倏而州,变易不定。旧志记述沿革时,均略而弗详。此志则考历代地理志,旁及《杜氏释例》,《十三州志》,《水经注》等书以参之,使废置昭然,阅者可了若指掌。②十四卷。清徐品山、陆元镈修,熊兆占纂。徐品山,浙江绍兴县人,嘉庆十二年(1807)任介休知县,十四年(1809)因公离任,十七年(1812)复任,十八年(1813)因病告归,陆元镈,桐乡人,嘉庆十九年(1814)任介休知县。徐品山掌介休时,以邑志历四十余年不加修,曾属前任熊兆占草就,不久,徐品山告归,陆元镈继任,邀阳曲郑起昌、会稽陈廷球偕熊兆占取通志、府志诸载籍、日夕讨论校仇,补其未备,整其未厘,琐者并之,混者剖之,得卷十四。缮请邵仲田先生阅定,蒙许可,嘱再为搜罗。徐品山旋起病来晋,复与考订增益,遂成是编,二十四年(1819)秋付剞劂。《介休县志》嘉庆二十四年刻本。该编纂辑体例基本承袭王谋文志,其新异者,仅小关节目。如疆域门,旧志分类太多,此书将村乡、堡寨合为一目,祥异、兵氛合为一目,街巷、坊表、市集皆附于城池之后,以免小目繁多,琐碎。

猜你喜欢

  • 淮海词

    一卷。宋秦观(1049-1100)撰。秦观字太虚,又一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高邮(今属江苏省)人,官至宣教郎、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编修等职。后被贬出京,又因哲宗病逝,重返政坛,由

  • 大瓢偶笔

    八卷。清杨宾撰、杨霈编。杨宾(1650-1740),字可帅,号耕夫,别号大瓢,又号小铁,浙江山阴人,后就婚吴门遂籍苏州。善属文,精“汉书”、“杜诗”,少能书,工八法,塞外人称杨夫子。当时名重公卿如张英

  • 夏县志

    ①四卷。清蒋起龙纂修。蒋起龙,广西桂林府全州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举人,四十三年(1704)任夏县知县。其志创修于明弘治年间知县姜淡,一修于嘉靖间知县钟恕,二修于万历间知县高奎,三修于康熙十一年

  • 春秋要指

    一卷。清庄存与《详见《八卦观象解》)撰。该书与《春秋正辞》、《春秋举例》二书同为庄存与诠释《春秋》之作。庄存与治《春秋》主《公羊传》家法。《春秋要指》一书的目的在于通过考证《春秋》经文及各家解说,以推

  • 坦园诗录

    二十卷。《坦园文录》十四卷。清杨恩寿(1835-1891)撰。杨恩寿,字鹤俦,号蓬海、朋海、蓬道人。湖南长沙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在云南、贵州作幕宾多年。恩寿不仅工诗文,而且善写传奇,著作颇丰

  • 麟旨定

    无卷数。明陈于鼎撰。陈于鼎字尔新,宜兴(今江苏宜兴)人。官至翰林。该书专为科举考试而作,从《春秋》中拟出题目,以一破题为式,而略为诠释。无甚新意。今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藏有明崇祯刻本,作十二卷。

  • 法藏碎金录

    十卷。宋代晁迥(生卒年不详)撰。晁迥“受学于王禹偁,以文章典瞻擅名。而性耽禅悦,喜究心于内典。”此书于宋仁宗赵祯天圣五年(1027)撰成,实乃晁迥告老还家而作。他除撰有《法藏金录》外,还撰有《昭德新编

  • 倩梅簃遗稿

    一卷。清戴小玉撰。戴小玉,生卒年不详,字倩梅,浙江杭州人,戴道峻之女,侍郎戴熙之妹,朱文枟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道光十一年(1831)戴熙写刻本。书前有戴熙所作序言,书后有其夫朱文枟所作跋语。此书共收

  • 资治通鉴考异

    三十卷。北宋司马光(详见《资治通鉴》)撰。此书与《资治通鉴》同时于元丰七年(1084)奏进。光撰《资治通鉴》,采摭繁富,往往一事用三四出处写成。稗官喜造虚言,正史亦不都是实录,其间传闻异词,势所难免。

  • 孝经集灵

    一卷。明虞淳熙(约1598年前后在世)撰。虞淳熙,字长孺、钱塘(今杭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吏部稽勋司郎中。著有《孝经集灵》一卷。《孝经集灵》一书专门辑录孝道灵异之事(如赤虹化玉之类)。所以书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