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古文今文考

仪礼古文今文考

一卷。清程际盛撰。际盛原名炎,字焕若,号东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乾隆进士,历官内阁中书,监察御史。初学诗于沈德潜。奉职三十余年,退而闭门专治经学,亦通音韵训诂。著有《骈字分笺》、《续方言补正》、《说文古语考》、《礼记古训考》、《周礼古书考》、《仪礼古文今文考》、《清河偶抄》、《稻香楼集》等。此书按照经典释文,引用郑氏的《六艺论》,又参考了孔氏壁中古文礼五十六篇、《后汉书·儒林传》、高堂生传礼十七篇和博士孔安国所献古经五十六篇。郑玄本来演习小戴礼,后来用古经对其进行校正,择取其中的义长者,因此形成郑氏学。高堂生所传十七篇之礼就是《仪礼》,《汉书》所谓的戴德作《大戴礼》,戴圣作《小戴礼》,庆普作《庆氏礼》,三家都立有博士,实际上都是《仪礼》。胡氏《今古文疏义》,郑注所谓的经文,乃是《小戴礼》,所谓的古文,就是前书所云出于淹中的古经。郑君作注时参用二本。是书在《三礼郑注考》的序中,对著述本旨加以发明,以为古文与高堂生所传者相同,而字多不同。郑注每云古文作某,今文作某,礼出自群儒,有的字同义异,有的字同音异,郑注都加以引证,或者用今文对其进行替换,仍载古文古音,不轻易一字。这里对其加以考证。是书在《士冠礼》,首先是西闑外注,古文闑为;至章甫注,甫或为父,今文为斧。《士昏礼》首先是当阿注,今文阿为庪;至某一得为婚姻之故注,古文曰外昏姻。《士相见礼》首先是左头奉之注,今文头为脰;至宅者注、草茅之臣注,今文宅或为讬,古文茅作苗。《乡饮酒礼》首先是宾厌介注,厌今文皆作揖;至阶间缩霤注,古文缩为蹙。《乡射礼》首先是宾厌众宾注,今文皆曰揖众宾;至大夫射则肉袒注,今文无射。《大射仪》首先是参七十、干五十注,参读为糁,干读为豻;至司马师命获者注,今文无司马。《观礼》首先是天子赐舍注,今文赐作锡;至祭地瘗注,古文瘗作殪。《丧服》冠六升、衰三升注,升字当为登,冠布缨注,今文无冠布缨。(按《丧服》是书只二条。)《士丧礼》首先是缀足用燕几注,今文缀为对;至某曰以注,古文曰为日。《既夕》首先是设披注,今文披皆为藩;至设衣挞焉注,今文达为铦。都一一录出,可惜的是疏证太少,不能象胡氏承珙、徐氏养原有那样多的发明。《士相见礼》中的“遍尝膳”注,今云呫尝膳。引用《释文》、《穀梁传》,未尝有呫血之盟。呫是尝的意思。《乡饮酒礼》遵者降席东南面注,今文遵为僎。引用《礼记》冠义注,古文礼僎皆作遵之类。但是仅有数条,如果原注字同而见于数处者,则在初见备录,也省略繁文之意。其别有引证的,于《聘礼》引用《曲礼》郑注,《聘礼》今天仍存,若所谓《有司彻》,以根据石经诸本,皆无“彻”字,此字是衍文,涉下而讹。胡氏《正义》谓郑《目录》云《有司彻》,则郑本有“彻”字,今仍之。胡氏既根据郑《目录》没有删除“彻”字,似乎程氏近于纂改经目,不能以它为标准。此书有程际盛全集本。

猜你喜欢

  • 江右诗稿

    二卷。明李先芳(约1561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撰。李先芳生平详见《读诗私记》辞目)。宋弼山《左明诗钞》称其有《李氏山房诗录》。不著卷数。邢侗《来禽馆集》有《李先芳行状》,称所著《东岱山房稿》三十卷

  • 浮西施

    一卷。清徐石麒(详见《买花钱》)撰。本杂剧只一折,写范蠡辅越王勾践灭吴后,沉西施于江之事,而不采范蠡载西施同泛五湖之常说,用事奇谲,一反通说,词律谐畅,激扬高亢。其艺术成就与吴伟业的杂剧不相上下。本书

  • 续画品录

    ① 见《续画品》。② 一卷。旧本题为唐李嗣真撰。李嗣真(?-696),字承胄,赵州柏(今河南西平)人,一作滑州匡城(今河南长垣西南)人。李嗣真弱冠明经,少年便富才华,永昌(689年)中拜为御史中丞,后

  • 得心录

    一卷。清李文渊(详见《左传评》)撰。此书皆为李氏所制新方。书前李氏自题:古方不能尽中后人之病,后人不得尽泥古人之法。故名此书为《得心录》。书中共载有方十九条。其中敌参膏之方,为应补之证,委曲调剂,以他

  • 禅门章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禅门章》一书,是为诠解释禅门波罗密次第法门而作。释禅波罗密篇是智大师于建业瓦官寺说讲,大庄严寺释法慎记录整理成书,有三十卷。后来章安、灌顶治

  • 古今交食考

    一卷。德国汤若望(1591-1666)撰,意大利国罗雅谷(?-1638)订。汤若望1622年来华。罗雅谷一作罗雅各,字味韵。明崇祯十一年卒于北京。《明史·意大里亚传》称:“崇祯时历法益疏舛。礼部尚书徐

  • 范县志续编

    一册,清杨沂修,杜均平纂。杨沂,仪征县人。曾任范县知事。杜均平,邑县廪生。《范县志续编》光绪三十四年(1908)国文报馆石印。全书不分卷,仅一册。首有杨沂、杜均平序、凡例、续修姓氏。正文为:沿革、学堂

  • 恩施县志

    ①四卷,清张家澜修,朱寅赞纂。张家澜,号小沧,湖南湘潭人,举人,官恩施知县。朱寅赞,湖南长沙人,生员。考恩施,为郡为州为县,变置无常。明代屡经兵燹,载籍无存,仅有王封镇撰卫志钞本一册。前代沿流不能备悉

  • 槐亭漫录

    无卷数。明严尧黻(生卒年不详)撰。严尧黻,字汝仪,号槐亭,朝邑(今陕西省大荔县)人,官房县主簿。此书无卷数,共十一篇,即:明元、太极、天文、地理、时令、人物、性命、鬼神、文史、杂著、拒邪。前有明嘉靖二

  • 圣学心法

    明朱棣(1360-1424)撰。朱棣,明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庙号成祖。棣为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建文元年(1399)起兵,自称“靖难”,四年破京师,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