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余仁仲万卷堂穀梁传考异

余仁仲万卷堂穀梁传考异

不分卷。清杨守敬(1839-1915)撰。守敬字惺吾,晚号邻苏老人,湖北宜都(今枝城)人。清末著名舆地学家、校勘学家。出生于世代商贾之家,勤学嗜书,十九年补诸生,同治元年(1862)举乡榜,屡试不第。后考取景山官学教习。随黎庶昌出使日本,到东京收购古书,归国后为黎庶昌校刻《古逸丛书》。选黄冈教谕,调黄州府教授,不久保任知县,加五品衔。张之洞任湖广总督,聘为两湖书院、勤成学堂、存古学堂教习。光绪二十九年(1903)朝廷开经济特科,张之洞奏举,杨守敬名列第一。光绪三十二年选授安徽霍山知县,未赴。武昌起义后,避兵于上海。杨守敬精于舆地、校勘之学,著述很多,有《禹贡本义》一卷、《汉学地理志补校》二卷、《三国郡县表补正》八卷、《隋书地理志考证》八卷、《古地理志辑本》三十二卷、《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若干卷、《水经注疏》八十卷、《水经注要删》十二卷、《水经注补遗》及《续补》六卷、《水经注图》八卷及《日本访书志》、《丛书举要》、《观海堂汇刻》等。《余仁仲万卷常穀梁传考异》附刻于黎庶昌影刊宋绍熙本《穀梁传》后,卷首有光绪癸未(1883)守敬自序。按: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自宋以来多附于注疏本流传,单刻本极少。杨守敬、黎庶昌从日本获得影摹宋余仁仲万卷堂刊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无一字缺失,极为完备,学者称为善本。黎庶昌将其刻入《古逸丛书》之中。杨守敬又以《唐石经》、宋监本《春秋穀梁传注疏》、陆德明《经典释文》以及唐、宋学者的观点进行校勘,撰成《考异》,附在书末。杨守敬对异文分别条录,并加以详细的考证,定其是非。考订异同比较精审,可以正注疏本的讹误,补阮元《春秋穀梁传注疏校勘记》的阙漏。

猜你喜欢

  • 仪礼训解

    十七卷。清王士让撰。士让,福建安溪(今属福建)人,官至蕲州通判。书首有官献瑶、吴绂、张源义、张寿祺诸人序。张寿祺序称:“先生治《仪礼》故具稿,至是又益之,后六易稿,成,编曰《仪礼训解》”,足见王氏用力

  • 春秋穀梁传时月日书法释例

    四卷。清许桂林(1778-1821)撰。许桂林字同叔,号月南,海州(今江苏海州)人,嘉庆丙子(1816)举人。著有《许氏说音》等。他笃信《穀梁传》,认为《公羊》、《穀梁》二传都说《春秋》书法以时、月、

  • 倚松老人集

    二卷。宋饶节(生卒年不详)撰。饶节,字德操,抚州(今江西临川县)人。曾为曾布门客,后与布书论新法不合,乃削发为僧,更名如璧,挂锡灵隐寺。晚主襄阳之天宁寺。曾作偈语云“闲携经卷倚松立,试问客从何处来。”

  • 春秋名臣传

    十三卷。明姚咨撰。咨字舜容,又字潜坤,号茶梦主人,又号皇象山人,无锡(今属江苏)人,生卒事迹不详。喜藏书,每遇善本往往亲自缮写。有《潜坤集》。该书本为姚咨同乡邵宝所撰,然邵宝编撰未毕,故咨续成之。书中

  • 古音合

    二卷。清李调元撰。李调元(1734-?)字羹堂,一字赞庵,又字鹤州,号雨村,又号墨庄、醒园,晚年号山蠢翁。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历官广东学政等,得罪权臣和坤,充军伊犁,后以母老释归。善诗文,

  • 桔录

    三卷。宋韩彦直撰。韩彦直,字子温,韩世忠长子,延安(今陕西延安市)人。生卒年不详。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累官至工部尚书。曾奉命使金,守节不屈。后以龙图阁学士、提举万寿观,以光禄大夫告老辞官,卒封

  • 蜀方言

    三卷。张慎仪撰。张氏生平见“方言别录”。卷首冠以凡例四则,述其纂辑之旨。搜辑四川方言词,以李实《蜀语》为最早,李书搜辑未为赅备,张氏遂博采旁搜,辑录四川方言词七百八十六条。隐以《尔雅》体例编次。各条之

  • 费氏遗书

    三种,五卷。明末清初费密(1623-1699)撰。费密字此度,号燕峰,新繁(今属四川省)人。曾组织地主武装对抗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失败后流寓江苏泰州,著书终身。主张“道”应“致用”,反对理学空谈。著有《

  • 刘直洲集

    十卷。明刘文卿(约1561-1602?)撰。刘文卿,字徯如,江西广昌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员外郎。文卿性孤介,曾忤权奸左迁。年仅三十三岁卒。此集为文卿文集,共十卷。其

  • 佘山诗话

    三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撰。是书别无传本,唯《学海类编》载收。其文皆摘自陈继儒“他说部”而成,恐怕并非其原来之书。其中如以展子虔为大李将军之师。大李将军为唐开元中李思训,展子虔为北齐人。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