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元史氏族表

元史氏族表

三卷。清钱大昕(1728-1804)撰。大昕字晓徵,号辛楣、竹汀居士,自称潜老人,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学识渊博,兼通文字、音韵、训诂、天文、历算、舆地、氏族、官制、典章、金石之学,尤长于考史。大昕病《元史》芜陋,因搜罗元人诗文集、小说笔记、金石碑刻诸书,考其得失,审其异同,欲别修一部《元史》,惜未成稿,仅撰成是编及艺文志。他在是书中称:“陶九成所载蒙古七十二种、色目三十一种,其见于史者仅十之三、四,而译字无正音,记载互异。今仿唐书宰相世系之例,取其谱系可考者列为表,疑者阙之。”卷一蒙古,卷二色目,卷三部族无考者。于元史研究颇有参考价值。属稿始于乾隆十八年(1753),成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几近三十年。门人黄钟刻于嘉庆十一年(1806),并识于书后。通行有《二十五史补编》本。

猜你喜欢

  • 二希堂文集

    十二卷。清蔡世远(1681-1732)撰。蔡世远字闻之,号梁村。漳浦(今福建)人。康熙、雍正时学者、古文家。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文勤。著有《二希堂文集》。此集共十二卷,卷一至

  • 紫阳通志录

    四卷。清高世泰(生卒年不详)撰。高世泰字汇旃,无锡(今属江苏)人。明崇祯进士,官至湖广提学佥事。笃守家学,于梁溪修葺道南祠丽泽堂,同高愈等在此讲学。祁州刁包往返与高世泰论学,故有南梁祁北之称。著有《五

  • 读书日记

    六卷。清代刘源渌(1619-1700)撰。此书是作者的读书札记,分“记疑”五卷,“冷语”一卷。此书原本“记疑”二十四卷,“冷语”五卷,后经人删定而成《读书日记》六卷。全书尊奉程朱一派理学,抨击陆王学说

  • 南海山水人物古迹记

    一卷。元吴莱撰。吴莱(1297-1340),字立夫,本名来凤,浦阳(今浙江浦江)人,延珮间因举进士不第,隐居深山,钻研经史。著有《渊颖吴先生集》、《尚书标说》、《春秋世图变》、《唐律删要》等11种,纂

  •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八卷四十回。题“吴越草莽臣撰”。或以为作者是冯梦龙,或以为是著《辽海丹忠录》的陆云龙,待考。该书为长篇小说,叙明万历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从发迹到败亡的经历。书分四十回,回有偶题,形式整饬致;且又在每回标

  • 形学备旨

    十卷。美国罗密士(详见《八线备旨》)撰,美国狄考文(1836-1908)、中国邹立文(生卒年不详)、刘永锡(生卒年不详)同译。狄考文,美国传教士,1836年来华,1864年在登州(今山东蓬莱县)设立会

  • 东西学书录

    三卷。清徐维则撰。徐维则,生平不详。此目成于1899年,蔡元培作序,分类体系基本仿照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计分史志、政治法律、学校、交涉、兵制、农政、矿务、工艺、商务、船政、格致总、算学、重学、军学

  • 黄帝阴符经集解

    见袁淑真《阴符经集解》。

  • 广雅堂论金石札

    五卷。清张之洞(详见《书目答问》条)撰。著有《张文襄公全集》。此书收入张文襄全集本中。同治末年潘祖荫服官京朝时,张之洞方入翰苑。潘氏好收集殷周古器,张每得必商略其事。故潘氏所得古器,之洞皆有所考订。其

  • 南畇稿

    三十九卷。清彭定求(1570-1645)撰,彭定求,字勤止,一字南畇,又字访濂,晚号止庵。学者称其为“南畇先生”。长洲(江苏苏州)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擢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迁国子监司业,晋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