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书溯源

六书溯源

十二卷。元杨桓撰。杨桓生平著述见《六书统》。此书专收《说文》所无之字或附见于重文之字,为之推原作篆。杨氏想以古文字材料驳正《说文》,但当时古文字材料甚少,不免自凭胸臆,妄生穿凿,多不足取。卷一为会意,仅十一字;次为指事,仅十四字;次为转注,卷二亦为转注。卷三至卷十二皆谐声字,独缺象形字。《四库提要》认为:“其论指事转注,尤为乖异。”“盖字学至元明诸人,多改汉以来所传篆书,使就己见,几乎人人可以造字。戴侗导其流,周伯琦扬其波,犹间有可采,未为太甚。至桓与魏校,而横溢旁决,矫诬尤甚。”故而《四库全书》未收,仅著录于《存目》内。

猜你喜欢

  • 钱公良测语

    二卷,见《钱子测语》。

  • 春秋例表

    ① 一卷。清王闿运撰。该书编首有他的自序,认为孔子作《春秋》以拨乱反正,进退褒贬,生死存亡,都在三科之中;而且一予一夺,不出一字,一美一恶,不嫌同词;可惜后世作传者观听不决,守文失据,顾此失彼,以无为

  • 隐居通议

    三十一卷。宋末元初刘壎(1240-?)撰。刘壎字起潜,南丰(今江西南丰)人。生平事迹不详。据书中自称,开庆元年(1259)20岁,知其生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书中又称,元武宗至大辛亥(1311)

  • 武林藏书录

    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丁申撰。丁申(约1815-1885),原名壬,字竹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四大藏书楼——“八千卷楼”的主人。宋朝迁都南渡后,杭州(时称“武林”)成为东南文化的中枢,藏刻书

  • 诗问略

    一卷。明陈子龙撰。子龙(1608-1647)字人中,又字卧子,号大樽,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进士,选绍兴(今浙江绍兴)推官。以功擢兵科给事中。时京师为李自成攻破,乃事福王于南京。后知时事不可为,乞

  • 春秋公羊传解诂

    十一卷。何休(129-182)撰。何休字邵公,任城樊(今山东曲阜)人,东汉著名经学家。据《后汉书·何休传》,何休“为人质朴讷口,而雅有心思,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善历算,尤好《公羊春秋》。曾以列卿子

  • 仪礼大要

    二卷。清任兆麟撰。生卒年不详。兆麟字文田,江苏震泽县(今江苏吴县)人。曾经为《夏小正》做过注,还著有《字林考逸补正》、《述记》和《竹居集》等。兆麟,少时学习举业,耻有司防检太苛,于是放弃举业,潜心实学

  • 周易郁溪记

    十四卷。清郁文初撰。郁文初号郁溪,蕲州人。官至肇庆府知府。此书为河间贾棠所刊。凡总论一卷,上下经九卷,《系辞上传》三卷,而《系辞下传》至《杂卦传》则都标为“卷下”以统之,不再分析卷目。此系编次者失误。

  • 师伏堂笔记

    三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皮锡瑞生平事迹详见《易经通论》。皮锡瑞为学博贯经史,遍读经、史、子、集诸部之书,每有考订心得,随笔记述,以成此书,因慕西汉今文学大师伏生,署所居曰“师伏堂”,据

  • 灌阳县志

    十卷,清单此藩修,陈廷藩、蒋学元纂。单此藩,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恩监,官知县。陈廷藩,广西北流人,副贡生,官县教渝。蒋学元,本县人。旧志始于明嘉靖间周应禄,后一百八十余年间政治人文,向皆吏人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