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兴县志

兴县志

①二卷。明朱学介纂。朱学介,河北冀县人。明万历四年(1576)任兴县知县。万历五年(1577)始修志书。朱学介在自序中云:“稽诸图史,辨夫水经,参诸旧编,而邑之始末以详,或仍其旧,或增其新,舛讹者正,遗亡者补,疑似者辨。”观其序言,朱学介志是增续旧志而作,然旧志创修于何时,不可得知。《兴县志》万历五年(1577)刻本。全书二卷,分为:上卷建置、郡名、城池、坛壝、公署、行署、禄秩、学治、铺舍、寺观、祠庙、桥梁、楼馆、集市、乡都、山川、井泉、土产、药类、果类、花类、木类、禽类、兽类、潜类、户口、田赋、荒政、惠政、武备、名产、乡贤、科第、贡士、援例入监、孝子、节妇,卷二咏八景诗、杂文。是书仅两薄册,记载疏略,纲目混淆不清,不合体例,为明志中劣本。②十八卷,清程云修,孙鸿淦纂。程云字振五,号敬斋,贵州贵阳人。出身举人,雍正五年(1727)任兴县知县。兴邑小而多山,西界黄河,北连沙漠,大万、合查诸山雄亘东南,地僻而道险;晋置蔚汾县,为建置之始,隋为临泉县,唐改临津,寻改合河,金末升为州,明初降为县,属太原府。程云任知县后,闲暇之时,与邑进士孙鸿淦兄弟,同力采访编纂。《兴县志》雍正八年(1730)刻本。此志体例简陋,无可取。然分类取材,力求实求真。兴邑文献人物甚少,不可记述,此外诸如古迹、陵墓、隐逸、方伎失等门类,求访不得,故阙漏失载,足证编辑之审慎。③十八卷。清蓝山纂修。蓝山字晴峰,潮州大埔县人,乾隆举人,二十八年(1763)任兴县知县。此志继程云志重修,成书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此书尚缺选举一门,据其凡例云:“选举自唐以前不可考,宋时岚、石等州入契丹,故宋世无登科者;后地入于金,而刘昂遂登进士,刘海大魁天下焉,故选举自是始。”以此志选举附予人物门之后,实因登科者寥寥无几,故不专门置门。该志尚有光绪六年(1880)张启蕴永兴斋重刻本。③二卷。清张启蕴修,孙福昌、温亮珠纂。张启蕴字绍南,光绪六年(1880)任兴县知县。孙福昌字咸五,邑人,咸丰十一年(1861)拔贡。光绪六年,张启蕴上任后,查阅邑志,感叹沿革变迁,月异岁不同,此时若不载,必致文献无征。遂设局续修邑志,延孙福昌、温亮珠为总纂,历数月而告竣。《兴县志》光绪六年(1880)刻本。此书体例部分承袭雍正八年程云志,然程志分十七类,此仅分八类。其中所述事迹、人物,除光绪朝外,均能旁搜载籍,拾遗弥缺,黜伪订讹,补旧志未及者。足见其审慎。

猜你喜欢

  • 韩湘子得道

    见《韩湘子全传》。

  • 郑征君行述

    清郑知同撰。知同晚清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所述为其父郑珍(1806-1864)事迹。郑珍字子尹,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1837年)举人。曾任古州、镇远、荔波训导,后征为知县,分发江苏,未行而卒。

  • 明世学山

    四十一种,五十一卷。明郑梓编辑。郑梓字野洲,明中叶嘉靖时江苏武进(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其人曾受学于名儒唐顺之,为光扬百家之言而编辑《明世学山》五十种,丛书荟萃上自洪武、下至嘉庆近二百年间贤士大夫

  • 婺书

    八卷。明吴之器撰。之器字赐如,义乌人。该书举金华一郡人物述而志之。有名臣传、节义传、儒林传、孝友传、文苑传、逸民传、仙释传、方技传、游寓传、循绩传、附传、家传,共十二类。晋江吴载龟序,称此书结构谨严,

  • 李遐叔文集

    四卷。唐李华(约715-约774)撰。李华,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天宝十一年(752)任监察御史,后贬杭州司户参军。又被擢为检校

  • 大学旧文考证

    一卷。清朱日佩撰。日佩字石民,江苏嘉定人。道光四年(1824)岁贡。有传称其苦志穷经,兼通音律篆籀金石。是书首有周沐润序文,称精博过翟教授,为翟灏四书考异。书中如亲民引钱大昕说,谓宋儒改亲作新,是因康

  • 宗徒列传

    不分卷。意大利人高一志(1566-1640)撰。高一志为意大利耶稣会士,1605年到南京传教,1640年死于山西。著有《空际格致》等书。此书是其《圣人行宝》七卷(历述天主教宗徒、教皇、殉教人及其它诸名

  • 栖老堂集

    一卷。明殷仲春(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殷仲春,字方叔,自号东皋子。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生卒不详。尝慕王绩为人,隐居教授,又精于医,得钱辄入市买断烂书读之。集首载赋骚,次古今体诗,再次则为引辞赞疏

  • 耻不逮斋文集

    三卷。《附录》一卷。《补遗》一卷。清熊纯叔(1836-1879)撰。熊纯叔名其英,以字行,江苏青浦人,以岁贡生选为训导。纯叔卓荦慷慨,闻中州赤地千里,遂与友人集资往赈,卒于河南卫辉赈务局。著述尚有《松

  • 群书纂类

    十二卷。明袁均哲(生卒年不详)撰。袁均哲字庶明,建昌(今属四川省)人。正统中官郴州知州。此书为临江张九韶《群书备数》补其缺遗,加以注释。共十三门,一百二十三事,一千四百三十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