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列子张湛注拾补

列子张湛注拾补

不分卷。清卢文弨(1717-1796)撰。卢文弨,字弨弓,号矶渔,又号檠斋,晚年更号抱经,浙东杭州人。乾隆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提督湖南学政。告老还乡后,历主江浙各书院。终身从事校勘工作,他所校勘的抱经堂汇刻书十五种,最为精审,编为《抱经堂丛书》。又合经史子集三十八种,摘字而注,名为《群书拾补》。又作有《抱经堂文集》、《龙城札记》等。所作《列子张湛注拾补》,是《群书拾补》第二十五种。汉代整理校定的《列子》一书久已亡佚,世传本为晋人张湛注本,后又窜入唐代殷敬慎释文,使张注殷释难辨,清代所据世德堂本,又有宋代陈景元注文参入,更加不易识别,引用者多数认为释文为张湛注,所以卢文弨只校释文,也偶尔及于本文。例如:其摘《天瑞篇》句校之称“不化者往复,下句当叠‘往复’二字。”《仲尼篇》“鼻如口,口无不同;当作鼻如口,无不同也。”其校勘所言极当。卢氏校正张湛注,用力甚勤,其分别注与释文,与宋代刊本暗合,而宋本还有参杂不清之处,仍可参照此书校阅。可见此书对后世研究《列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现存《群书拾补》本。

猜你喜欢

  • 跨鳌集

    三十卷。宋李新(约1104年前后在世)撰。李新,字元应,自号跨鳌居士,生卒年不详。仙井(今四川仁寿县)人。元祐五年(1090)进士。刘泾曾荐于苏轼,命赋墨竹,堪称一绝。元符三年(1100),上万言书。

  • 天发神谶碑释文

    一卷。清周在浚撰。周在浚(约1637-1707),字雪客,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尝流寓江宁(今江苏南京)。《天发神谶碑》原在江宁城南岩山,后移至天禧寺门外。至宋代,胡宗愈将其移至“转运司”后圃。元代杨

  • 大学集要

    一卷。中庸集要 一卷。清萧开运撰。开运字淳斋,湖北黄陂(今湖北黄陂)人。是书恪遵朱注,不敢少叛。就注作解,章后又附总解,但学识庸下,循文敷衍,无所阐明,甚至不免谬误。如“大学之道”,注云“大学者,大人

  • 四时病机

    十四卷。清邵登瀛(生卒年不详)撰。邵登瀛字步青,吴门(今江苏吴县)人。曾为名医薛雪弟子。在当时颇有医名。著有《温毒病论》、《女科歌诀》等。此书成于乾隆三十年(1765)。邵氏之曾孙炳扬,对此书予以考订

  • 六书说

    ①一卷。清江声(1721-1799)撰。江声字鳣涛,改字叔沄,号艮庭,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师事惠栋,宗汉儒经说,精小学,善考据,主要著作有《尚书集注音疏》、《六书说》、《释名疏证》、《论语俟质》、《

  • 明光宗贞皇帝实录

    八卷。明叶向高(1559-1627)等修。向高字进卿,号台山,福建福清人。万历进士,累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天启时与魏忠贤等抗争,卒谥文忠。著有《说类》、《苍霞草》、《编扉奏草》。该书成于天启三年

  • 礼杂议

    一卷。晋吴商(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商字里不详,据《隋志》知为晋益寿令,《晋书·礼志》称博士,本书答刘宝议亦称国子博士,盖又尝为此官也。《隋书·经籍志》云:“梁有晋益寿令吴商《礼难》十二卷,《杂

  • 西湖诗录

    十卷。清胡俊章(生卒年未详)撰。。胡俊章字效山,号燕笙,晚号驻春老人。汉军正蓝旗人。此书经俞樾鉴定,并为之序。有云:“徐懋升著《湖山诗选》六卷,选古今诗家得四百六十八人。其书今罕传本。李敏达修《西湖志

  •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 钦定平定台湾纪略

    七十卷,卷首五卷。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奉高宗敕令撰修。乾隆五十一年末,台湾彰化等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林爽文起义,这也是天地会历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武装反清斗争,给了清朝统治阶级以极大的震动。本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