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初潭集

初潭集

十二卷。明李贽(详见《九正易因》条)撰。原书本为三十卷,共分夫妇、父子、兄弟、君臣、师友五类。卷一至卷四为夫妇,下分合婚、幽婚、丧偶、妒妇、才识、言语、文学、贤夫、贤妇、勇夫、俗夫、苦海诸缊、彼岸诸媪十三目。卷五至卷八为父子,下分教子、贤子、孝子、文子、慧子、貌子、官子、丧子、泛子、欲父十目。卷九至卷十为兄弟,无子目。卷十一至卷二十为师友(《四库提要》误为朋友),下分儒教、道教、释教、聚书、钞书、读书、著书、六经、子史、为文、博物、谈学、音乐、艺术、书画、清言、嘲笑、山水、隐逸、汤社、酒人、达者、豪客、论人、知人、鄙人、智人、知己、相思、哀死、推贤、规正、笃义、交难、学道、道学、会说、今色、少年、标榜、诋毁、易离四十一目。卷二十一至卷三十为君臣,下分圣君、圣臣、贤君、贤臣、明君、忠臣、正臣、清臣、能文之臣、能言之臣、英君、能臣、暴君、诤臣、痴臣、昏君、哲臣、愚臣、纵君、侈臣、貌臣、谲主、奸臣、庸臣、强臣、诠选诸臣、牧民诸臣、将臣、相臣、贤相、才相、廉勤相、畏慎相三十三目。取材不出《世说》与《焦氏类林》二书。杂采古人事迹,加以评语,其名《初潭》者,言落发龙潭时即纂此书,故以其为名。其征引均不注出处,分类亦自出胸臆,大旨主儒、释合一之说。但其中有些评语多有新见。如卷四称赞起义领袖吕母为“的的真男子也。”又评周公,引陈贾语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李贽下评语云:“此千古断案也。”又如卷十一评儒、释、道三者之同异,指责“流弊至于今日,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然也。”此论颇中明儒之失。此书有明万历间刻本,共十册,有李贽自序,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另有明末刻本,此本只十二卷,十六册,武林王克安重订。另有明闵氏朱墨印本,七册,有李贽自序和闵邃小引,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还有明刻本,此本为二十六卷,共八册,现存美国国会图书馆。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全二册《初潭集》。

猜你喜欢

  • 续刻直隶霍州志

    二卷。清杨立旭修,白天章纂。杨立旭字晓潭,广西马平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优贡,二十九年(1849)举人,咸丰四年(1854),授阳高县,同治四年(1865),保升霍州直隶州,九年(1870)署任

  • 经话

    二卷。廖平撰。廖平(1852-1932)原名登廷,字旭陔,后改名平,字季平,晚年号六译。四川井研县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青年时就学于成都尊经书院,师事湘潭王闿运。清末今文经学家、思想家。廖

  • 皇宋事宝类苑

    六十三卷。北宋末南宋初江少虞(生卒年不详)撰。参见《事实类苑》。

  • 牛戒续抄

    三卷。清魏裔介(详见《多识集》)撰。魏裔介因清世祖刊印《牛戒汇钞》乃裒集诸书所记载有关牛戒者。续为三篇,即牛戒续抄三卷。其自序主要内容记述了如何推广皇帝好生之德。《牛戒续抄》是魏裔介的杂记之作。《四库

  • 周广庵全集

    三十八卷。清周金然(约1687前后在世)撰。金然,字广庵,上海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三十一年(1692)进士,官至司经局洗马。著有《周广庵全集》。此集为《周金然全集》。共三十八卷。由七部分组成。包括《饮

  • 向若水先生遗稿

    六卷。明水佳胤(?-1651年)撰。佳胤,字启明,号向若,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天启年间进士,官至礼部主客司主事,后召用尚宝寺丞,以衰病不赴,顺治八年(1651)卒于家中。该编是康熙年间孙宝璐所辑,光

  • 草书千字文

    一卷。唐欧阳询书。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洲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弘文馆学士等。工书法,学“二王”,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体,为唐代著名书家之一。欧阳询所书之《草书千字文》,曾与唐太宗

  • 诗畸

    三种,十三卷。原题南注生辑。南注生不知为何许人,据其书序谓曾官京曹,光绪八年(1882),法、越兵端己起,南注生尝请缨戍边。是书乃“诗钟”之作,所谓“诗钟”,乃一种文字游戏,或嵌字(出诗中限嵌之字),

  • 蚕桑要言

    一卷。清吕子香(生卒年不详)撰。吕子香,浙江新昌县人,曾任过天台县训导。《蚕桑要言》讲了与蚕事有关的各项事宜共三十九条,旨在鼓励、指导人们从事养蚕生产。书中所述客观、实际,具有较高实用价值。《蚕桑要言

  • 春秋正业经传删本

    十二卷。清金瓯撰。金瓯字完城,一字宁武,浙江秀水人。此书系专为科举而作,书名中“正业”一语即指举业,因此,作者将《春秋》经文中不宜用来命题的文字尽行删去,所以又称为“删本”;至于“传”这部分,其内容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