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三经客难

十三经客难

五十五卷。清龚元玠(1703-1784)撰。元玠字鸣玉,一字瑑山,号畏斋,江西南昌(今南昌市)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官贵州铜仁县知县,在任完善城建,倡修学宫。后降改教职,补抚州府教授。元玠少贫好读书,未曾从师学习,自学成材,博通群籍,历碌贯串,不仅为一家言。所著除本书外,尚有《畏斋文集》四卷,《黄淮安澜先资编》二卷,《经学策》一卷,《史学策》一卷。本书共有:《易》二卷,《书》四卷,《诗》四卷,《三礼》十三卷,《春秋》二十四卷,《四书》七卷,《尔雅》一卷。书名虽为“十三经”,实际上只有十经,因《大学》、《中庸》本来就在《礼记》之内,而《孝经》一卷书稿已经散失。书中《周易客难》认为后天八卦定于伏羲,其文辞是周公所作,这是创解。但喜欢援引史实来印证《易》,这往往不太合适。《书经客难》论证东晋古文之伪,颇有见识,但偏信《竹书纪年》又失之太过。《诗经客难》在《卫风》、《郑风》方面对朱熹《集传》颇有匡正,但也有因个人好恶而妄加臆说的。《春秋客难》自称释事根据《左传》,释义取自《公》、《穀》以至汉唐宋元明诸家,其实不但未采用《公》、《穀》,凡是与《左传》异义的都不曾取用。《礼记客难》、《仪礼客难》都很少有所阐发。《周礼客难》颇能发前人之所未发,《论语客难》、《孟子客难》也颇有创见,《大学客难》、《中庸客难》大多空言无实,而《尔雅客难》仅有释训、释地、释畜各一种,似乎尚未成书。有道光江西刻本。

猜你喜欢

  • 鹿忠节公年谱

    二卷。明陈鋐辑。陈鋐明末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谱主鹿善继(1575-1636),字伯顺,直隶定兴(今属河北)人。万历进士,崇祯初任太常寺卿,后乞归。崇祯九年(1636年),清兵攻定兴,善继入城守御,城

  • 玉堂日钞

    三卷。明黄洪宪编。黄洗宪,生平详见《朝鲜国纪》(辞目)。此书抄宋陈骙《文则》、李耆卿《文章精义》、明何良俊《论文》、王世贞《艺苑卮言》、吴纳《文章辨体》五家之言,共为一书。据首有其四世从孙黄经序称:“

  • 蕲州志

    ①九卷,明甘泽纂修。甘泽,字仁甫,别号贞庵,蕲州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举人,授苏州吴县训导,升太仓州学正,既又迁镇江府学,官四川渠县知县。明嘉靖八年(1529)渠县县令甘泽,以州旧未有志,始修创

  • 桔浦记传奇

    二卷。明许自昌(见《水浒记传奇》)撰。此剧未见各家著录,日本新见雅宴御文库及松泽老泉汇刻本书目著录此剧。此万历本,未署撰写人姓名,卷首题为吴县梅花墅编,按梅花墅即自昌别号。此剧二卷,三十二出。演柳毅传

  • 芝堂遗草

    七卷。明叶朝荣(约1581年前后在世)撰。叶朝荣,字良时,福建福清人。生卒不详。隆庆元年(1567)进士,官至养利知州。叶朝荣著有《诗经存固》。是集为其子大学士向高所刊。凡七卷,诗一卷,杂文六卷。其名

  • 所知录

    六卷。明钱澄之(1612-1693)撰。澄之字饮光,初名秉澄,字幼光,安徽桐城人。明季诸生,通经学,从黄道周学《易》。桂王称帝授庶吉士,官至编修、知制诰。清兵破桂林,削发为僧,名西顽。著有《所知录》、

  • 说唐薛家府传

    见《说唐演义后传》。

  • 太镇海塘纪略

    四卷。清宋楚望撰。宋楚望,字荆川,当阳人,乾隆间进士。曾官江南直隶太仓州知州,加三级,记录四次,记大功八次。奉旨特升江南常州府知府。乾隆十七年(1752),宋楚望移牧太仓,见其地东北滨大海,望洋而惊。

  • 毛诗兴体说

    ① 一卷。清林国赓撰。国赓字飏伯,广东番禺县人。光绪甲辰(1904)年进士,曾拜翰林院庶吉士。《诗经》中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然而以此喻彼的“比”较为明显,而由此及彼的“兴”则比较隐曲。毛传曾

  • 密娱斋诗稿

    一卷。清邓汝功(?-1775后不久)撰。邓汝功字谦持,聊城(山东聊城)人,生年不详,卒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年后不久。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登第后即病归,未及授官而卒。汝功工诗。本集是其友桂林府同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