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山文剩

南山文剩

三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南山文剩》一书今所见的是由徐显瑞所辑,是从全唐文中录出二十七篇,更据正续藏经增补文十篇、诗三篇而编为三卷。文中有二论,四启、一文、一仪、二铭、二十五序、一状。为道宣所撰原本十卷之残存,故称名《南山文剩》。其中,妙法莲华经弘传序,最为精要,历代释藏皆将其载于法华经首。通过三卷本的《南山文剩》一书,大体可窥见道宣所作遗失本十卷之精要。其言南山一宗,是以大乘教义,释小乘戒相,以十相法印为宗本。此书对研究南山宗佛学很有参考价值。现见有版本是天津刻经处刻本。

猜你喜欢

  • 儒行述

    一卷。清彭绍升(1740-1796)撰。绍升字允初,号尺木,长洲(今属江苏吴县)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例选知县。喜陆王之学,治古文,熟于本朝掌故。该书即记当时诸儒之行事。首沈国模、管宗圣

  • 御定历代赋汇

    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二卷。《补遗》二十二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编。生平见《御选唐诗》条。此书认为赋自屈原、宋玉以来,即与诗别体。自汉迄宋,文质递变,格律日新。元祝

  • 然疑录

    六卷。清顾奎光(1719-1764)撰。顾奎光字星五,江苏无锡人。他博学多识,1745年中进士,1753年官至湖南泸溪县知县,1759年调湖南桑植知县,直到1764年去世。顾奎光任职期间,因改进农业生

  • 松源经说

    四卷。清孙之騄(详见《尚书大传》)撰。为说经之文,皆提举一义各立篇题,大抵荟萃成说而不能自研经义,其体例颇近于策问,为备科考之需,不能成一家之言,又以所作《山学记》、《新荷赋》、《括苍山赋》杂列于第一

  • 读易镜

    六卷。明沈尔嘉撰。尔嘉字公亨,江苏常熟人。此书全按今本次序,每一卦为一节,经文列在前面,讲义列在后面。讲义高经义一格,全是缮写时文的方式,其说均随文敷衍,别无发挥,经文旁加圈点,讲义上缀评语,也是全用

  • 绛云楼书目

    四卷。明钱谦益撰。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江苏常熟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才学诗名甚富,藏书亦丰。藏室名为“绛云楼”,可惜清顺治七年(1650)

  • 作师编

    一卷。明贺时泰(见《思聪录》)编。此书首列《周易·蒙卦》,次列《大学·圣经》一章,《礼记·学记》一篇,《白鹿洞规》五节六十九字,《程董学规》一节九十一字,终为《兴文会条件》。书中没有作者的阐发,全为人

  • 穆参军集

    三卷。附录《遗事》一卷。宋穆修(979-1032)撰。穆修,字伯长,郓州(今山东郓城)人,北宋散文家。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曾任泰州司理参军,颍州、蔡州文学参军。穆参军集共有诗五十六首,文二十篇。穆修

  • 论语集注训诂考

    二卷。清潘衍桐(详见《朱子论语集注训诂考》)撰。是书为衍桐视学时,命诂经精舍诸生撰写。后经衍桐细加搴采,定为二卷。其中间有援引诸生之说。《朱子集注》有的用古论,有的用诂训,有的以经群诸子转相证明。潘氏

  • 肥城县志

    ①二卷。清尹任修,尹足法纂。尹任,枣强县人,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康熙八年(1669)任肥城县知县。尹足法,邑人,举人出身,曾任湖广永州府永明县知县。尹任掌肥城县后,至十一年(1672),奉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