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都应试记

南都应试记

一卷。明吴应箕(1594-1645)撰。吴应箕,字风元,更字次尾,安徽贵池县人,明末学者。崇祯十五年(1642年)副榜举人,早年入复社,后为复社重要骨干和领袖。能古文诗词,有匡济之才,负一时盛名,公卿以下,视其臧否以为荣辱。阮大铖以附从阉党削籍居南京时,吴应箕曾集合南北名士,作《南都防乱公揭》以驱之,弘光立,阮大铖当政,吴应箕为避祸夜亡走他乡。1645年起兵抗清,攻池州、复建德、东流,后兵溃,为清廷所获,不屈而死。吴应箕生平著述丰富,有《两朝剥复录》,《留都见闻录》、《复社姓氏录》、《东林本末》、《楼山堂集》、《读书止观录》。《南都应试记》述南部应试之事,时崇祯丁丑、戊寅(1637-1638)年间,复社名士聚集南京,为桃叶渡大会,作《南都防乱公揭》行驱逐阮大铖之举。书中所记司寇堂皇、御史台题名,常平开墓道、牛首山数事,于见闻最为有益。又记有遇隽友陈某,恐系陈名复等辈。书用笔记体,篇末有吴铭道跋。《南都应试记》遗草初末脱稿,被其子吴铭道收藏近五十年,吴铭道晚年检出,手录公诸世人。所记之事,吴应箕《留都见闻录》多所未刊,于了解复社历史活动、人物事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南都应试记》常见的版本有《留都见闻录》附刊本、《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本、《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楼山堂集》本。

猜你喜欢

  • 山右石刻丛编

    四十卷。清胡聘之撰。胡聘之,字蕲生,湖北天门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官山西巡抚。光绪二十二年(1896),胡聘之到山西绛县,其知县以所得山西石刻拓本,手录原文并撰考证八卷以献,并请求以公家之力组

  • 慎宜轩文集

    八卷。《诗集》八卷。清姚永概(1866-1924)撰。姚永概字叔节,号幸孙。安徽桐城人。姚莹之孙。光绪举人。清末曾任安徽高等学堂教务长。民国后,累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正志学校教务长,清史馆协修。是文集

  • 孙武兵法

    见《孙子》。

  • 妇人大全良方

    二十四卷。宋陈自明(1190-1270)撰。陈自明,字良甫(或作良父),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曾为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授。陈氏三代业医,陈自明尤胜于其父祖辈,擅长妇产科与外科。陈自明虽出身世医之家,却

  • 关中奏议

    十卷。杨一清撰。杨一清(1454-1530),明镇江丹徒(今属江苏)人。原籍云南安宁,字应宁,号邃庵,石淙。成化壬辰(1472)进士。弘治(1488-1505)末巡抚陕西,选卒练兵,加强战备。武宗立,

  • 易艺举隅

    六卷。清陈本淦撰。陈本淦,字念吾。长沙人。诸生,曾先后掌陕西横渠、古莘书院。他看到当时学子得书很难,尤其是对汉魏古注及乾嘉学者之书更是茫无所知,因此,专门搜罗从汉代郑玄、虞翻至清代毛奇龄、惠栋、焦循、

  • 人伦大统赋

    二卷。金张行简(生卒年不详)撰,元薛延年(生卒年不详)注。张行简,字敬甫,莒州日照(今属山东省)人。大定十九年(1179)进士,累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太子太博等职,谥号文正。通天文,精术数。史载其文

  • 集古文英

    八卷。明顾祖武(生卒年不详)编。顾祖武字尔绳,号塘,江苏无锡人。此书搜集古文赋表奏疏之类。其师钱钟义序曰:“湘离之骚,非不油然忠爱,聱牙沈晦之词,非应时制科所急,将别册另存。至如古诗歌行、选律近体,李

  • 藏海居士集

    二卷。宋吴可(生卒年不详)撰。吴可,字亦不详,号藏海居士,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尝官于汴京,复乞闲以去。客居临汝。避寇湘江外,曾居洪州。建炎以后,转徙楚、豫之间。吴可多与韩驹论诗,与王安中、赵令畤、

  • 易经图说

    一卷。详见《周易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