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文尚书冤词平议

古文尚书冤词平议

二卷。清皮锡瑞撰。皮锡瑞在此书“自序”中说:“以阎征君之精核,攻古文犹用宋儒之说,其余郝、梅所批驳多不得要领。伪古文虽当罪而罪之不得当,宜检讨,为之负罪而称冤也。”然而认为毛奇龄的《古文尚书冤词》是为驳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而作的,大概是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不过,毛奇龄的《古文尚书冤词》共分十门,其四曰:古文之冤始于朱氏;五曰:古文之冤成于吴氏,没有一语涉及阎若璩,实际上是抨击朱熹的。皮锡瑞的《古文尚书冤词平议》也沿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错误,认为《隋书·经籍志》修于唐初,在古文立学之后。事实上,《隋书》撰于唐太宗贞观三年,而命儒作《尚书正义》则是贞观十六年的事了,古文立学亦当于作“正义”之时。此亦皮氏不审之误。不过本书也间有持平之论,亦有可取之处。皮氏还说,伪古文也是多引古传记中的先圣格言而成,郢书燕说尚且可以治国,故其书虽伪而不可废,不必强辨以为真。若此,本书名之曰“平议”,也还是比较恰当的。本书有皮氏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金石遗文

    五卷。明丰道生(生卒年不详)撰。道生即丰坊晚年所改之名,字人翁,别号南禺外史。嘉靖二年(1523)进士,出为南京吏部考功主事,寻谪通州通知,免归。博学工文,尤善书法,其诸经伪本,多以篆籀古文书之,家有

  • 安天论

    一卷。晋虞喜(281-356)撰,清马国翰辑。喜字仲宁,余姚(今浙江绍兴)人,少立操行,博学好古。永嘉、太宁、咸康中,累徵不起。永和初有司议祧庙不能决,朝廷遣就喜询访。喜专心经传,兼览谶纬,著《安天论

  • 史记札记

    二卷。清李慈铭(1830-1894)撰。李慈铭字炁伯,号尊客,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他是光绪年间的进士,后为御史,又补山西道监察御史(《清史稿本传》)。他学识渊博,一生致力于两汉晋唐明诸史。读书中凡有

  • 硕辅宝鉴要览

    四卷。明耿定向(1524-1596)撰。耿定向字在伦,号楚侗,黄安(今湖北红安)人。嘉靖进士,擢御史,巡按甘肃。为官清正。《明史》本传载其“举劾无所私”,弹劾严嵩党羽吏部尚书吴鹏及其婿会试行私。万历中

  • 硕迈园集

    十卷。明蒲秉权(约1630前后在世)撰。蒲秉权,字度之,号平若,湖广永明(今湖南江永)人,生卒年未详。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任江西建昌令,举卓异,升吏科给事中,再起为两宁兵备道,转肃州副使。著

  • 稽留山人集

    二十卷。清陈祚明(约1665年前后在世)撰。陈祚明,字允倩,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均不详。他博学善属文。顺治十三年(1656)入京师,以诗酒遨游公卿、名士之间,与施闰章、汪婉等相唱和,名动京师

  • 江西忠义录

    十卷。清沈葆桢(1820-1879)、刘坤一等修撰。宝桢字幼丹,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道光进士,官至江西巡抚、两江总督。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军进犯江西,清朝将士官民死者不可胜数。咸丰九年(1859年),

  • 清宫史续编

    一百卷。清庆桂撰。庆桂,姓章佳氏,字树斋,满洲镶黄旗人。纳赀授员外郎,熟悉边情,两授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嘉庆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是书卷一至卷六为训谕、卷七至卷五十为典礼、内分细目为盛典(七卷至二十二卷

  • 困翁易学

    八卷。清王文潞撰。王文潞字坦夫,又字介人,安化人。诸生。工诗词,有《羲亭诗抄》。晚年更号困翁,故名其易学著作为《困翁易学》。此书以彖为主,阐发义理,其说源于宋儒,不取先天别传,使易学发展演变的脉络清晰

  • 刍荛录

    二十卷。明冯恩(1496?-1576?)撰。冯恩,字子仁,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擢南京御史官至大理寺丞。冯恩官御史时,疏劾张孚敬、方献夫、汪鋐等权臣获罪。下狱论死,及朝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