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文尚书辨

古文尚书辨

八卷。清谢庭兰撰。谢庭兰字湘谷,江苏丹徒人。有清一代攻击东晋伪《古文尚书》者固然不少,为其辩护者也很多,但辩护者也大都以卫道士自居,而谢庭兰则在为《古文尚书》辩护时得罪时君,故获罪。他在“自序”说:“近世诸儒力诋后出之《书》为伪,一人倡之,百人群起而和之,至于今未已。夫今之时圣人在上,吾君尧舜之君也。覆育群众,而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教,模范学者,顾下之人历诋往圣遗训以为能,以上负吾君。”其作此书之意,由此可见。本书卷一至卷四都辨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卷五辨惠栋的《古文尚书考》,卷六辨宋鉴的《古文尚书考辨》,卷七辨王鸣盛的《尚书后案》,卷八辨梅鷟《尚书考异》,皆无甚持平之论。本书有光绪十八年(1892年)自刻本。

① 一卷。清朱彝尊(1629-1709)撰。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坨,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文学家。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曾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另编有《词综》、《明诗综》等。其所撰《古文尚书辨》,见其《曝书亭集》,而其他书多另行刊印。本书为光绪丁亥(1887年)宋泽元所刊,后面附有陆陇其的《古文尚书考》,宋泽元又为之作序。本书力证《古文尚书》之伪,且其说多为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所采,当知成于阎氏书之前。而陆氏《古文尚书考》则力证《古文尚书》非伪。宋泽元把二书合刊一集,可能是攻击古文之举。② 一卷。清张文岚撰。张文岚字风林,浙江萧山人,诸生,毛奇龄弟子,生卒年不详。毛奇龄相信《古文尚书》,而其同时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攻击古文,毛奇龄因此而作冤词。毛奇龄以后又有李绂、谢济世等,都攻击伪《古文尚书》,就是与毛奇龄同时的胡渭在其《禹贡锥旨》中也有攻击《孔传》的话语。这些都是毛奇龄未及加以辨驳者。张文岚此书,即为继承毛奇龄此志而作。张氏此《古文尚书辨》重点在于辨驳李绂、谢济世的观点,间及胡渭。然伪《古文尚书》至阎氏书出,已昭然天下矣,张氏此举,殊无意义。本书系旧抄本。

猜你喜欢

  • 步姜词

    二卷。清胡元仪(生卒年未详)撰。胡元仪著有《毛诗谱》。所谓步姜,步趋白石道人之意。调皆臼石歌曲所有者,曲韵仍旧,但题意翻新。词之宫谱既亡,不得不以平仄句读论词律,若并此而不言,则亦何取于词名。白石最为

  • 星经

    二卷。佚名著。晁公武《读书志》载《甘石星经》一卷,注曰“汉甘公石申撰”。以日月五星三垣二十八舍恒星象次,舍有占诀,以候休咎。《隋书·经籍志》有《石氏星簿经赞》一卷、《星经》二卷、《甘氏四七法》一卷。该

  • 甲申纪变录

    一卷。明末清初人钱邦芑(生卒年月未详)辑。钱邦芑字开少,江苏丹徒人。明诸生,隆武时授御史,永历帝立,以原官巡抚四川。钱邦芑力主与大西联合抗清,为马吉祥辈所抑,郁郁不得志。永历入缅,钱邦芑走闽粤为僧,号

  • 竹香诗集

    四卷。清席鏊(约1744年前后在世)撰。席鏊字景溪,常熟(今江苏省常熟)人,吴伟业之外孙,生卒年均不详。雍正七年(1729)举人,官内阁中书,工诗,对诗法颇有见地。此集有诗三百余首,乃其友杭世骏所删。

  • 神仙感遇传

    五卷。五代蜀杜光庭(详见《了证歌》)撰。道教中常有假托神、人相遇之事以感众。杜光庭撰《神仙感遇传》,就是辑录古今之人与神仙感应相遇之事,令人去向往追求。书中记述人神相遇的故事七十五条,每条都以遇仙者名

  • 反约篇

    六十五种,一百八十一卷。清李光廷(详见《榕园丛书》)辑。书后有李光廷跋语:“年老善忘,特选是编,以销永日,可以息神,可以定志。倘集赀刊之,嘉惠士林,斯不特一人之娱也。汉张苍年老,无齿,以乳为养,说者谓

  • 国初群雄事略

    十二卷。清钱谦益(详见《列朝诗集小传》)撰。《国初群雄事略》是他写的一部长编,主要写元末群雄纷起、明朝建国的史事,对韩林儿、郭子兴、徐寿辉、陈友谅、明玉珍、张士诚、扩廓帖木儿、陈友定等人一一详述,但此

  • 四书私谈

    一卷。清徐春撰。徐春字可楼,江西宜黄(今江西宜黄)人。是书首有黄本骥序及春自序。黄序称是书“虽未尽合圣意,而新颖之思,警快之论,有可悦者”。自序称“私谈者何?避讲学之名也。世之讲学者,类皆窃宋儒之唾余

  • 平山冷燕

    二十回。原刻本不题撰人,有天花藏主人序,观其内容实为作者自序。后来刊本有题“荑秋散人”、“荑狄散人”、“荻岸散人”、“夷荻山人”者。清代有人认为作者是康熙年间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张匀或张劭,但证据不足

  • 韩柳年谱

    八卷。其中《韩文类谱》七卷,为唐韩愈年谱,宋魏仲举撰。魏仲举,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庆元中书商,曾刊《韩集五百家注》,遂辑吕大防《韩吏部文公集年谱》、程具《韩文公历官记》、洪兴祖《韩子年谱》,编成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