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后村别调

后村别调

一卷。宋刘克庄(1187-1269)撰。刘克庄生平详见《后村集》辞目。是集又名《后村长短句》、《后村先生长短句》、《后村居士诗余》。原附载《后村集》中,由毛晋摘出别刻,编为是集。克庄于宋末以诗闻名,张炎《乐府指迷》曾讥“其直至近俗,效稼轩而不及”。然其词风格豪放、悲壮,无儿女态,又不斤斤于精雕细绘,断非依红偎翠者可比。其《沁园春·梦孚若》、《满江红》等诸篇,置两宋诸贤词中,亦属上品。但其词议论过多、含蕴不足则是一弊。是集有林秀发编二卷本、明抄本(藏善本书室)、毛扆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唐宋名贤百家词》本,《四部丛刊》影印本等。

猜你喜欢

  • 金乡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沈渊修,孙中翘、李铣等纂。沈渊,山阴人,岁贡,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金乡县知县。考金乡县志创修于明。康熙十二年(1673)邑令付廷俊再修。沈渊任县令后,以邑志又已四十余年未修,因

  • 哦月楼诗存

    三卷。《诗余》一卷。续一卷。清储慧撰。储慧,字啸凰,江苏宜兴人,蒋萼之妻,生卒年不详。此书是光绪十一年(1885)排印本,与其夫的《替竹盦词》合并在一起刊印出来,此书前有周家楣所作序言、钮餐英、程幼云

  • 中庸传

    一卷。宋晁说之(1059-1129)撰。说之字以道,一字伯以,自号景迂生,宋清丰(今山东巨野)人。北宋藏书家、学者。著有《儒言》、《晁氏客语》、《景迂生集》。是书后有以道自记,谓近世学者以为中庸为二事

  • 六书长笺

    七卷。明赵宦光撰。参见《说文长笺》。此书与《说文长笺》合刻,本为一书。以许氏叙内释六书之义者分为前六卷之首,以下备列班固、卫恒、贾公彦、徐锴、张有、郑樵、戴侗、杨桓、刘秦、余谦、周伯琦、赵古则、王应电

  • 西湖八社诗帖

    不分卷。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闽人祝时泰游于杭州,与其友结诗社在西湖之上。其时会吟者有“紫阳社”、“湖心社”、“玉岭社”、“飞来社”、“月岩社”、“南屏社”、“紫云社”、“洞霄社”等八社。八社分

  • 湖海草堂词

    一卷。清樊景升撰。樊景升字鹤舲,天津人。本书收词三十二阕。自谓撰词二十年,深知此中甘苦。实非自矜之语,观其属辞,靡不靡雅。其征招咏春草一阕,虽稍嫌肤露,而清新宛转,自然成趣。百字令,题朱小山戊才苍梧读

  • 六书通摭遗

    二卷。清毕星海(生卒年不详)撰。星海字崑源,海盐(今属江苏)人。其祖父宏述辑有《六书通》,盖本闵齐伋《六书通》之意,集三代秦汉篆法,以《说文》之字为标首,下列古文、籀文以及鼎彝符印。其体例与《金石韵府

  • 龙图公案

    十卷。不题撰人,成书于明代。公案小说,讲述北宋清官包拯的断案故事。包拯曾任龙图阁直学士,人称包龙图,故此书题《龙图公案》,又俗称《包公案》。考书中故事,除卷五《割牛舌》一则见于《宋史》、可证为包拯断案

  • 纂喜庐丛书

    四种,二十三卷。清傅云龙编。傅云龙字懋元,德清(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生卒年不详官至直隶候补道,光绪时曾游历日本,在日本时,傅云龙搜集中土已佚的宋元旧刊,仿黎庶昌《古逸丛书》刻成此书,收书四种:何晏集解

  • 周礼戚氏音

    一卷。陈戚衮撰,清马国翰辑佚。戚衮字公文,盐官(在今浙江海宁)人,官至始兴王府录事参军。事迹具《南史》本传,传载戚衮撰《三礼义记》、《礼记义》、《周官音》,今具不传。《周官音》隋唐志均不著录,唯陆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