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吴子

吴子

一卷。吴起(?-前381年)撰。吴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他“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后来齐攻鲁,因吴起妻为齐女而被鲁人疑忌,起乃杀其妻,才得以为将,大破齐兵。然受人诽谤不见重用,于是入魏,魏文侯以为将,攻取秦国五城。魏文侯卒后又事魏武侯,因功封为西河守,任职二十多年,致力改革政治、经济、军事,与诸侯国作战数十次,开疆拓地,甚有声名。遭魏相公叔陷害,遂去魏奔楚。先任宛(今河南南阳)守,旋又升令尹。吴起在楚主持变法,“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通过变法,贫弱的楚国,兵威四方。“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周安王二十一年(前381年)楚悼王死,被反对变法的楚国旧贵族所害。在历史上,吴起作为政治家与商鞅齐名,作为军事家与孙武并称。他爱兵如子,相传曾为士兵吮疽,成为千古美谈。据《史记》记载,吴起有兵法传世。班固《汉书·艺文志》兵家类著录:《吴起》四十八篇。隋唐以来的史志书目均有著录。至《宋史·艺文志》兵家类著录才见今名,为三卷,与《汉志》所载显有不合。清代以来迄至近世,许多学者斥其为伪书,大都摘取书中一二名物制度与先秦古制相比较,遽而断定其伪,证据似嫌不足。吴起有兵法,史籍有载,可当无疑。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篇数有亡佚,后人在传抄过程中重新整理、编排,增删文字是完全可能的,但其主要思想属于吴起,此无可疑也。今本《吴子》有七篇,首为《吴起初见文侯章句》,其下依次为《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其书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制国治军当教之以礼、励之以义。论为将之道则谓所慎者五。一曰理,二曰备,三曰果,四曰戒,五曰约。“尚礼义,明教训”为是书主要思想。(《四库提要》)。它是研究吴起和战国历史的重要资料,对后世影响也极大。宋神宗时勒成《武经七书》有此书,明太祖下令刻印《武经七书》发给武职官员的子弟学习,皆有《吴子》。此书的刊本极多,其著名者有黄氏刊本、平津馆刊本,《二十二子》本、《武经汇解》本、《子书百种》本。通行本有《武经七书》本、《四部丛刊》本、《诸子集成》本。此书的新刊本有1975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译注本。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注释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影印本。

猜你喜欢

  • 清梦庵二白词

    五卷。清沈傅桂(约1840年前后在世)撰。傅桂字闰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清梦庵”为其斋名。《清梦庵二白词》总目列分为:《莺天笛夜新声》、《今雪雅余》、《兰骚剩谱》、《小临邛琴弄》、《

  • 卮林

    十卷。补遗 一卷。明周婴(生卒年不详)撰。周婴,字方叔,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人。崇祯十三年(1640)以贡入京,特授上犹县知县。此书共十卷,又补遗一卷,广征博引,纠正群书及其注疏的讹误,共四十家。每

  • 香祖楼

    清蒋士铨撰。其生平见《冬青树》条。此剧写主人公河南永城仲文,字约礼,嘉靖中进士,官居兵部郎中,休假在家,于园中造小楼一座。一日,同夫人曾氏登楼赏景,县令裴畹送来一盆兰花,香气四溢,因题楼名为“香祖楼”

  • 辽史

    一百一十六卷。元脱脱(详见前条)等撰修。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诏修辽、金、宋三史,脱脱为总裁。《辽史》由脱脱领衔编修,具体由廉惠山海牙、王沂、徐昺、陈绎曾四人分撰。至正三年四月开始撰写,次年三月

  • 东山草堂迩言

    六卷。清邱嘉穗(生卒年不详)撰。邱嘉穗,字实亭,上杭(今福建省上杭县)人。康熙举人,官归善知县。著有《考定石经大学经传解》、《陶诗笺》、《东山草堂文集》等。《东山草堂迩言》是邱嘉穗的一部杂说之作。此书

  • 读经求义

    不分卷。清张维屏撰。首有维屏自序,并录陈寿祺来书。寿祺是他的座师。此书所说只涉及《诗经》和《礼记》,各为一册,而《诗经》较详。虽欠精博,但也不无新得。如《说汝坟》,称“父母谓二亲不谓文王。证之《诗》言

  • 禅门章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禅门章》一书,是为诠解释禅门波罗密次第法门而作。释禅波罗密篇是智大师于建业瓦官寺说讲,大庄严寺释法慎记录整理成书,有三十卷。后来章安、灌顶治

  • 岛夷志略

    二卷。元汪大渊撰。大渊字焕章,江西南昌人。他“当冠年尝两附舶东、西洋,所遇辄采录其山川风土物产之诡异,居室饮食衣服之好尚,与夫贸易赉用之所宜,非其亲见不书,则信乎其可征也”。(张翥《〈岛夷志略〉序》)

  • 直隶泸州志

    十二卷,清沈昭兴修,余观和等纂。沈昭兴,历任三台县知县、泸州知州。泸州志,始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续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重修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兹编则为续乾隆志而作。《直隶泸州

  • 礼记或问

    八卷。清汪绂(详见《周易铨义》条)撰。绂有《六礼或问》十二卷已著录。书首有吴引孙《序》“光绪三十一年以新疆布政使署巡抚乞病归卒”。《序》言,“学以育才,而才以莅事而事治。今人首尚科举,乃判学与事为两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