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李氏音

周礼李氏音

一卷。晋李轨(?-619)撰,清马国翰辑佚。李轨有《周易音》,已著录。李氏《周礼音》既有古音,亦有转音,除为郑(玄)注作音外,亦为杜子春、二郑作音。作古音者,如《春官·序官》“乃立春官宗伯”,先郑注,“帝曰俞”,俞音由,《诗·生民》“揄”与“蹂”、“”、“浮”为韵,是徐氏音为古音。《司尊彝》“说酌”,说音雪,说、阅并从兑声,皆读弋雪切,知徐氏音为古音。作转音者,如《郁人》“和郁鬯”先郑注,“煮之鐎中”,“鐎,即修反”,此从宵韵入尤韵,一在段玉裁《六书音韵表》二部,一在三部,两部合用最近。《职方氏》“弦蒲”注,在汧,汧,空定反,此从先韵入霰韵。“朝士族谈”注,僔语也,僔音纂,此从魂韵入缓韵,一音在段氏十三部,一在十四部,亦通用最近。《司烜氏》“坟烛”,故书“坟”作“蕡”,一音妇辈反,由文韵入队韵、一在段氏十三部,一在十五部,两部通转最近。《大祝》“振动”,动音董,此为郑兴读动为董作音。《车人》“为来庇”,庇,似斯反,此为郑众读庇为其,“颡有疵”之“疵”作音。李氏作音亦有非是者,如《考工记》“登阤”,阤音他,此亦未合,当以徐邈“丈尔反”为正。总之,李氏音必有师受,绝非妄作。李氏原书早已亡佚,马国翰从《经典释文》等书中辑出此书,刻入《玉函山房辑佚书》。马氏所辑尚有疏漏者,如《弓人》“蹙于脑”,“蹙又音促,又且六反”,并见于《经典释文》,而马氏漏辑。《考工记》“夫人而为镈也”,夫,方无反,乃徐(邈)音;“蹙于脑”,“脑,乃老反”,乃陆(德明)音,皆非李(轨)音,而马氏误辑入此书。此外,“遂大夫”当为“县正”,“轮已庳”当为“则于马终古登阤也”,“紾而昔”注,“昔读为交锡之锡”,当为“昔读履错然”之“错”,马氏皆未能订正。

猜你喜欢

  • 评注八代文宗

    八卷。旧本题明袁黄(1533-1606)编。袁黄字了凡,江苏吴江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迁兵部主事。著有《皇都水利》。是编取《文选》中之近于举业者,摘拾成书。其中有全部删节者、也有节取数段者。

  • 范文正公尺牍

    三卷。宋范仲淹(989-1052)撰。范仲淹生平详见《政府奏议》。此编皆范仲淹平生手简。共三卷。其中家书三十六篇,交游八十一篇。皆其家子孙所辑。宋时已于集外别行。后有张栻及朱子所作《文正书帖跋语》二则

  • 孙子兵法

    见《孙子》。

  • 教稼书

    见《区种图说》。

  • 竹书纪年辨证

    四卷。清韩怡撰。韩怡,丹徒(今属江苏)人。官至国子监学正。该书将张宗泰《校补》概为删削,附注等则仍如其旧。然张氏本东周以后,皆以晋魏纪年,自晋殇叔元年至魏惠襄王,皆用大书而不旁列。怡书则言夏商周王事,

  • 秘传眼科龙木集

    见《眼科龙木论》。

  • 仪礼集编

    四十卷。清盛世佐(生卒年不详)撰。世佐字庸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举人。曾任龙里知县。除著有《仪礼集编》外,又订正杨复《仪礼图》。是书成于乾隆十二年(1747),汇集古今说《仪礼》者一百九十七家

  • 大易札记

    五卷。清范尔梅撰。尔梅字梅臣,号雪庵,山西洪洞人,雍正年间贡生。著有《读书小记》三十一卷,录于《四库全书》子部儒类。此书共五卷,系其《读书小记》之一种。卷一论朱子本义九图,八卦取象,上下经卦名次序,上

  •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一卷。南宋元敬(生卒年不详)、元复(生卒年不详)撰。二僧学佛念祖,住寺杭州。因地兴佛,撰述一地高僧以垂后世。二僧根据传说:即西湖玛瑙宝胜寺在南宋绍定六年(1233)创建一高僧阁,内奉杭州各寺居住的历代

  • 朝鲜史略

    六卷。撰者不详。一名《东国史略》。明朝鲜人所记载其国治乱兴废之事。始于檀君,终于高丽恭让王王瑶。记载在新罗朴氏以前的史事比较简略,而自高丽王建以后则都编年纪载,事迹颇为详备。其中也附有史臣论断及历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