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说

周礼说

五卷。宋黄度(1138-1200)撰。黄度另有《尚书说》七卷,已著录。此书久无传本,清道光中,拔贡陈金鉴据宋王与之《周礼订义》、陈友仁《周礼集说》,明柯尚迁《周礼全经释原》、王志长《周礼注疏删异》及清《周官义疏》诸书,辑出此书,凡五卷。书首载有许乃普及陈金鉴序,卷首为叶适原书、考证,卷一为天官,卷二为地官上下,卷三为春官上下,卷四为夏官上下,卷五为秋官上下,卷末为史传、行状、墓志、祭文、校订人姓氏。《宋史》黄度本传、叶适原序具颇赞美推崇是书。今考是书,实非虚美之词。如其辨郑(玄)注之非者,多有精确之论。《九嫔》下郑引《昏义》“有三夫人”,证以内小臣相九嫔之礼;黄氏认为,“寺人作世妇治礼事,无佐夫人者”。《地官·小司徒》“以任地事”下郑谓“地事,农牧虞衡”;黄氏认为,“地贡九谷山泽之材,断言此自九夫立法,则皆为农事。薮牧虞衡,视农事为别”,皆至为精确。此外,黄氏辨二郑是非,贯通古今官制,多能揭其实。然黄氏书亦有不甚是者,如谓《天官·冢宰》“参详古今,征考职任,则当为尚书令”,似当云丞相乃合。又如《夏官·职方氏》下“冀州其浸汾潞”,郑注“潞出归德县”,而黄氏仍主阚骃潞县潞水之说,似川浸不分。总之,此书淹贯古今,合考据义理而擅其长,弥足珍贵。有清道光刊本。

猜你喜欢

  • 带经堂诗话

    三十卷。清王士祯(1634-1711)著。生平详见《带经堂集》辞目。张宗楠(17041765)纂集。张宗楠,字汝栋,别号含广。浙江海盐人。其家为海盐世族,即所谓涉园张氏。张宗楠曾多次参加省试,屡荐不中

  • 女仙外史

    一百回。清吕熊(约1640-1722)撰。吕熊字文兆,号逸田叟,苏州府昆山县(今上海昆山)人。他性情孤傲,倜傥不群,学识渊博,曾多次被聘为地方官幕僚,但始终没有作官,平生流连山水,足迹遍天下。他的作品

  • 诗传蒙求

    分韵不分卷。清黄中撰。中字锐卿,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人。此书前有咸丰八年戊午上海刘枢序及黄氏自序。刘序云:“先生年已六十有五,读书颐想,乐此不疲。”此书乃黄氏早岁所作。当时仅就毛诗义类加以纂集。至咸

  • 读易寡过

    一卷。清沈豫著。沈豫字小敷,号补堂。萧山人。道光时诸生。平生好学,攻研经史,著有包括本书在内的《蛾术堂集》。因作者于科举仕途不畅,故常常借著述发泄心中不满。其易说多采自汉魏诸儒,不言象、不训诂,只是把

  • 释诗

    一卷。清何西夏撰。此书为《西夏经义》之一种。首为《诗序》,其下依次为《诗说》、《删诗论》、《国风雅颂分释》、其中大雅、小雅部分较详,间有精到之语。有道光十三年(1833年)刻本。

  • 后海堂杂录

    二卷。清王孝泳(生卒年不详)撰。王孝泳字慧音,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诸生,博洽多闻,有才干,历试不售,弃举业游幕,陈鹏年、张大有等都非常器重他。王孝泳著有《后海书堂遗文》。《后海堂杂录》是王孝泳的

  • 悟真篇注疏

    三卷、附直指详说 一卷。宋张伯端(984-1082)撰,宋翁葆光(生卒年不详)注,元戴起宗(生卒年不详)疏。张伯端,后改名张用成,字平叔,天台(今属浙江省天台)人,少为儒生,涉猎儒释道三教典籍,博通星

  • 易经澹窝因指

    八卷。明张汝霖撰。汝霖字明若,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该书《自序》云:“余读《易》龙山之澹窝,偶翻《圆觉经》,闻所谓因指见月也者,乃洒然而起曰:‘圣人精

  • 淳化秘阁法帖考正

    十二卷。清王澍撰。王澍,详见《禹贡谱》条。该书依《淳化法帖》原目,一一考证,分为十卷;又载古今法帖考一卷,研究阁帖之缘起,及诸帖之源流;最后作者又以自己所得笔法,编为一卷,附其后,共十二卷。研究考证法

  • 面城精舍杂文

    二卷。清罗振玉(1866-1940)撰。罗振玉字叔蕴,一字叔言,号雪堂。浙江上虞人,后迁居淮安。清末任学部参事。辛亥革命后逃亡日本,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图谋复辟清朝,后又积极参预制造伪满洲国的汉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