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石经

唐石经

一百五十八卷,附《周易略例》、《五经文字》、《九经字样》(石刻本)。唐郑覃等校刊。据《旧唐书·文宗纪》,开成二年冬十月癸卯,“宰臣判国子祭酒郑覃进《石壁九经》一百六十卷。时上好文,郑覃以经义启导,稍折文章之士,遂奏置五经博士,依后汉蔡伯喈刊碑列于太学,创立石碑九经。”所刊经数十二,诸经正文无注,标题次行书某某注,即其所据之本。《周易》,上、下经用王弼注本,而《系辞》、《说卦》用韩康伯注本,附王弼《周易例略》,《尚书》用孔氏传本,《毛诗》用郑氏笺本,《周礼》、《仪礼》用郑氏注本,《礼记》首《月令》篇用李林甫等奉敕注本,《春秋左氏传》用杜氏集解本,《公羊传》用何休解诂本,《穀梁传》用范宁集解本,《孝经》用唐明皇注本,《论语》用何晏集解本,《尔雅》用郭璞注本。别取张参《五经文字》附刻于后。又新纂录《九经字样》一卷,附于《五经文字》之末,总计经十二种,附录三种。其石数为:《周易》九石,《尚书》十石,《毛诗》十五石,《周礼》十八石,《仪礼》二十石,《礼记》三十三石,《春秋左氏传》六十九石,《公羊传》十七石,《穀梁传》十六石,《孝经》一石,《论语》七石,《尔雅》四石,《五经文字》八石,《九经字样》一石,又年月衔名敕状一石,共二百二十七石。每石八行,每行十一字、十字、九字不等。间或有空行空字的。字体为楷书,每经的标题为隶书。字数占1行,缀于各经之后。其经字在大和时已有改刻,乾符时有修改,朱梁时有补刻,北宋时有旁改添注,其详另见唐石经校文中。经石,唐末天祐中被委弃于野,朱梁时又置于府学北牖。明嘉靖时因地震倒损。万历间王尧典等按旧文集其缺字,别刻小石,立于碑旁。其拓本清乾隆前尚有摹本流传。

猜你喜欢

  • 补读书斋遗稿

    十卷。《年谱》一卷。清沈维鐈(约1777-1849)撰。沈维鐈,字子彝,一字鼎甫,号梦酴,浙江嘉兴人。嘉庆进士,五任学政,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大理寺少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工部左侍郎。少时曾受学于鸳湖

  • 南宫旧事

    一卷。清魏元旷撰。魏元旷,本名焕奎,江西南昌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本书是一部专门记载会试、殿试、朝考诸典故及其后任官之事的著作,其中所记内容有其前人未记者,故为研究清代科举制度的必备参考书

  • 五经读法

    不分卷。亦作一卷。清徐与乔(生卒年不详)撰。与乔字退山,江苏昆山人。此书探讨《五经》读法,均采别家旧说,全无作者创意。于明人中采郝京山的观点最多,其余象倪鸿宝、焦弱侯、张西农、朱康流、张元岵、程去华、

  • 江华县志

    ①九卷,杜渐修,费柏纂。杜渐,字无考,番禺(今广东广州市)人,举人,曾任江华县知县。费柏,字公秀,大同乡人,嘉靖举人。《江华县志》明万历二年刻蓝印本。共九卷,为分:卷一,天文志,其子目曰星野、气候。卷

  • 巴州志

    十卷首一卷,清朱锡谷修,陈一津等纂。朱锡谷字菽原,曾任巴州知州。巴州志,创修于宋,然其书久佚。嘉庆中,重修通志。又撰志稿,上之省局,然仅有写本。朱锡谷任知州后,认为州不可无志,因纂成兹编。《巴州志》道

  • 音学十书

    清江有诰撰。江有诰(?-1851)字晋三,号古愚,安徽歙县人。年二十二为学官弟子,无意举业,遂专志古学,杜门著述。尚著《说文六书录》、《说文分韵谱》、《古韵总论》、《音学辨讹》、《江氏字学叙录》、《唐

  • 小畜集

    三十卷。宋王禹偁(954-1001)撰。王禹偁,北宋文学家、诗人。字元之,巨野(今属山东)人。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官至右拾遗。以刚直敢言著称,曾上疏请减百官奉禄,节约开支,减轻刑罚。后屡以事贬

  • 古今冬至表

    四卷。清谭沄撰,沄生平不详,湖南湘潭人。《元史·历志》有六历冬至,开载鲁献公戊寅,讫至元庚辰,四十九事。纪大衍宣明纪元统天重修大明授时时刻之异同。清梅文鼎,因之作《春秋以来冬至表》,删去献公戊庚一事。

  • 洛诰笺

    一卷。清王国维撰。王国维此书,重点在于辨驳周公摄政之事。王国维认为,周公摄政之事不可信。他在解释《洛诰》中“复子明辟”时说:“复,白也。”又引郑玄曰:“复谓奏事也。辟,君也。”所以王氏认为“复子犹《立

  • 五子之歌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纳。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