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圣学心法

圣学心法

明朱棣(1360-1424)撰。朱棣,明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庙号成祖。棣为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建文元年(1399)起兵,自称“靖难”,四年破京师,夺取帝位。在位期间,解除藩王兵权,巩固中央集权;屡次出兵打击蒙古贵族势力。派郑和出使南洋等地,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又编纂《永乐大典》,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有所贡献。《圣学心法》一书,前有永乐七年(1409)御制序,谓“以君道、父道、臣道、子道揭其纲,其下分而为目,有统言者焉,有专言者焉”。首三卷及第四卷前半,皆言君道,自统言以外,分为二十五子目;第四卷后半卷,则以父道、子道、臣道附之。父道、子道有纲无目,臣道首为统言,后分四子目。书中所采,皆经史子集之文,每条后各有附注。该书为朱棣自编,非由词臣拟进。《四库全书总目》评此书曰:“按成祖称兵篡位,悖乱纲常,虽幸而成事,传国子孙,而高煦、宸濠、置鐇之类,接踵称戈,咸思犯上,实身教有以致之,而乃依附圣贤,侈谈名教,欲附于逆取顺守。自序委曲繁重,至五千余言,抑亦言之不怍矣。至于杀戮诸忠,蔓延十族,淫刑酷暴,桀纣之所不为者,夷然为之,可谓无复人理,而其序乃曰‘秦隋之君,用法惨酷,倚苛暴之吏,执深刻之文,法外加法,刑外施刑,曾何有忠厚恻怛之意?死人之血,漂流于市,受刑之徒,比肩而立,此仁人君子所以痛伤也’云云,天下万世岂受此欺乎?”《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

猜你喜欢

  • 龙飞纪略

    八卷。明吴朴撰。朴字华甫,昭安(今属福建)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另著有《渡海方程》、《九边图本》、《医齿问难》等书。该书原名《征伐礼乐书》,后改今名,以追记二帝,故称龙飞。仿《通鉴纲目》体例,记明太

  • 陈景晨遗书

    三种,八卷。清陈经撰。陈经字荆溪,宜兴(今属江苏省)人。生卒年不详。性好读书,家贫无书,多向人借阅;屡试不第,遂日事著述,授徒于梵觉庵,以布衣终。撰有《续太平广记》四十卷,仅有稿本。丛书所收三种:《墨

  • 牧莱脞语

    十二卷。《二稿》八卷。宋陈仁子(约1279前后在世)撰。陈仁子字同俌,(一作同甫)号古迂,茶陵(今湖南株州)人。生卒年不详。咸淳十年(1274)漕试第一。宋亡不仕。建别墅于东山,人称为“东山陈氏”。著

  • 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

    三卷。元李道谦(1219-1296)撰,附终南山说经台历代仙真碑记 一卷。元朱象先(生卒年不详)编撰。李道谦,全真道士,字和甫,号天乐道人,赐号玄明文靖长乐真人,夷山(今属河南开封)人,二十四岁时拜全

  • 古今名家韵学渊海大成

    见“韵学大成”。

  • 桐乡县志

    ①五卷。清徐秉元修,仲宏道纂。仲宏道,康熙年间任桐乡县知县。《桐乡县志》康熙十七年(1678)刻本,全书五卷,分四部,卷一为土地部,目为建置、分野、形胜、山川、城隍、疆域、地亩、衙署、古迹、仓廒、津梁

  • 潘丰豫庄本书

    见《丰豫庄本书》。

  • 拙庵集

    九卷。明杜(生卒年不详,约为元末明初)撰。杜字致道。山西壶关人。元末举河东乡试第一,授高平教谕,迁台州学正。洪武中征为四辅官,以老病辞归。此编共诗六卷,杂文三卷,末以诸家赠诗及传略、行状为附录。诗文按

  • 周易大象解

    一卷。清王夫之(生平事迹见《周易稗疏》条)撰。王氏曾撰《易内传》,诠释大象之义已很详尽,此书作于《易内传》之前,有王夫之自序,词义与《易内传》内容间涉重复,内容可互参。今存《船山遗书》本。

  • 救文格论

    一卷、杂录一卷。清初顾炎武(详见《日知录》)撰。是书摘选《日知录》,载自吴方震《说铃》中。潘来作《日知录》序,题其成于康熙乙亥(1695),徐倬作《说铃》序,乃称之成于康熙乙酉(1705),《日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