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地震解

地震解

无卷数。意大利龙华民(1559-1654)撰。龙华民,字精华,意大利耶稣会士。1597年来华,先在广东韶州传教,1609年奉在华耶稣会首领利玛窦约来北京,并成为利玛窦继承人。1636年赴济南传教,在中国官吏中得到几个信徒,后被当地和尚驱逐出境。此后数年,他每年都要徒步到济南对其信徒讲道。明亡后他投靠清朝,颇得清世祖敬重,1654年死于北京后,曾赐祭葬。著有《论中国宗教的若干问题》(1701)等书。《地震解》是龙华民唯一的自然科学专著,著书目的是为解答李松毓之问,对地震的知识作了通俗的解释,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地震解》不分卷,题下有九条子目:一、地震的成因;二、地震的等级;三、地震的常发地带;四、地震时的声响;五、地震的破坏力;六、地震的常发时间;七、地震的持续时间;八、地震前的预兆;九、地震时的各种征兆介绍。从该书内容而论较为浅显,但作为地震学方面的第一本中文书,《地震解》具有一定价值。龙华民是明末清初在华耶稣会著名人士,其著述多为宣传教义之作。《地震解》曾附刻于高一志(详见《民治西学》)的《空际格致》之后,续修《四库》时将其析出独立成册。有上海聚珍版仿宋印书局本。

猜你喜欢

  • 蚕尾集

    十卷。《续集》二卷。《后集》二卷。清王士祯(1634-1711)撰。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自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士祯堪称清“一代正宗”,与朱彝

  • 十六名家小品

    三十二卷。明陆云龙(约1628年前后在世)编。陆云龙,字雨侯,号孤愤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是编评选屠隆、徐渭、李维桢、董其昌、汤显祖、虞淳熙、黄汝亨、王思任、袁宏道、文翔凤、曹学佺、陈继儒、袁中道

  • 日知堂文集

    六卷。清郑端(约1674前后在世)撰。郑端字司直。枣强(今河北枣强县)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累官偏沆巡抚。此集为郑端文集。共六卷。奏疏二卷,文告一卷,记序、书启、传志三卷。集中

  • 月岩集

    五卷。清周礼(约1663前后在世)撰。周礼,字情畊,号月岩,江西宜黄人,生卒年不详。著有《月岩集》。是集凡五卷,文四卷,诗一卷。其文师法欧阳修,苏东坡,顿挫曲折,酣畅洒脱,颇有欧苏之风致;其诗则平衍,

  • 九九新论

    二卷。美国林乐知(详见《中国关系论》)撰,上海蔡尔康笔述。林乐知来华后,1868年即创办《教会新报》,1874年改称《万国公报》,林氏始终为其主笔。数十年来,为了中国的兴起,林乐知多次撰写文章,提倡实

  • 天禄识余

    二卷。清高士奇(详见《春秋地名考略》)撰。是书乃高氏官至礼部侍郎时,广览皇室藏书,杂采宋、明两代儒学,编辑缀撰而成。杭世骏《道古堂集》有此书跋称:“今观其书,……迹其所证引辩说,大半皆袭前人之旧。一二

  • 兰亭志

    二卷。清吴高增撰。吴高增,字敬斋,浙江嘉兴人。其任山阴县儒学训导时辑此书,书成于乾隆十六年(1751),正值乾隆皇帝南巡之后。卷首临摹康熙皇帝于三十七年(1698)御书“兰亭”二字及御制兰亭诗,并附臣

  • 江湖后集

    二十四卷。宋陈起(详见《江湖小集》)编。以刻《江湖集》得名。然书刻非一时,版非一律,故世所传者面目不一。收入《四库》时,以《永乐大典》本为准,参校各家本增删编次而成。原书次第混乱,体例舛错,有其人已见

  • 朱子文公传道经世言行录

    八卷。清舒敬亭撰。舒敬亭字孝徵,铜山(今属江苏)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为朱熹言行汇编,第一、二卷为年谱、行状;第三卷为道学渊源;第四卷为伊川行状及道体;第五卷为学存养克己;第六卷教人儆戒;第七卷

  • 古乐府

    十卷。元左克明编。克明自称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生平不详,约元顺帝时人。是书录古乐府词,分八类,依次为古歌谣、鼓吹曲、横吹曲、相和曲、清商曲、舞曲、琴曲、杂曲。是书较郭茂倩之《乐府诗集》迟编六年,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