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夏小正音义

夏小正音义

不分卷。作者姓名未著。书为二册,前序未记年月,后有何焯康熙五十六(1717)之跋,其语意似作者为其熟知者,然游词闪烁终未能道出为何人也。检阅全书,屡见庄述祖之案语,案庄述祖,著有《明堂阴阳夏小正经传考释》,此书既采其说,则作书时间自在其后。据《清史列传》载,庄述祖卒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六十七,推其生年,当在乾隆十五年(1750),而跋称康熙,则其为伪托明矣。再看注文,与庄书中文句音义大体相近,其最明显者,为书中有的注解,庄氏自以为是发明,而后人则以为是曲解,如“纳卵蒜”释为“纳民算各条”,此书亦依之,最为雷同。考庄著嘉庆十九年(1814)自序,略言:“嘉庆十四年(1809)之冬,始以所录《夏时明堂阴阳经》,及《夏小正诸本异同》,并所为《说义》,先刻卷。他若《夏小正音读考》四卷,《夏小正等例》一卷《注补小正等例》附卷,《夏时杂议》卷,皆未卒业,以纂集古文甲乙篇,中辍。今遭大故,草木余生,仅留残喘,恐旦暮填沟壑,乃取所未刻各种,更加芟并,益以近日所见,与前所刻三卷往往多不合者。然今之所见,未必尽是,昔之所见,未必尽非。即一人之管窥蠡测,犹复岐出不伦如此,况敢质诸人,而自信以为必然者耶?言之不文,略举前后之所以不相顾者,以示儿曹”。可见庄著屡易其稿,最后才成定本,此书所标音义,既与庄著同,则其为庄氏初稿无疑。至于其与刻本有详略,体例不同,盖经后来修改而成。此抄本简明易解,有优于刻本之处,如“农率均田”,不以均释泉,而从旧说等类。是书有抄本。

猜你喜欢

  • 大学解

    ① 一卷。清牛运震(1706-1758)撰。运震字皆平,号真谷,又号空山,山东滋阳人。著有《空山堂十七史论》、《空山堂集》、《空山堂春秋传》二十卷、《空山易解》四卷及《周易解》。其《四书解》虽已定稿,

  • 黄帝宅经

    见《宅经》。

  • 汪梅村先生文集

    十二卷。《文外集》一卷。清汪士铎(1803-1889)撰。汪士铎字振庵,别字梅村,号悔翁。江宁(今江苏南京)人。道光年间举人,后授国子监助教衔。士铎工诗,善算,长于绘画,精史志舆地之学,著有《水经注图

  • 列子辨

    二卷。清复堂撰。此书原无撰者名氏,据此书前载有康熙壬寅(1722)年作者自序,署其号为复堂,而其人姓名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宋人注解《列子》者,有江遹作《冲虚至德真经解》八卷,已著录。又有林希逸作《冲虚至

  • 意见

    一卷。明陈于陛(生卒年不详)撰。陈于陛字元忠,南充(四川省南充市北)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万历初以翰林院编修参预编纂世宗、穆宗两朝实录,累迁礼部尚书,领詹事府事。于陛少从父习国家故实。为史官,

  • 论语集注序说

    二卷。清杨京元撰。京元字元舟,商城(今河南商城)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性情简重,不善酬接。淡泊寡营,牙筹万卷,十年坐一室中苦读,终洞明经术,纵横图书。曾四上公车,屡试不中。于是退而汲古撰述。是

  • 学算笔谈

    十二卷。清华蘅芳(详见《代数术》)撰。《学算笔谈》是华蘅芳对数学诸方面的一部介绍评论性著作,也是一部通俗浅近的教科书。前六卷于1882年完成,后又续成六卷,共得十二卷。《学算笔谈》卷一到卷五论算术,卷

  • 周易解诂

    一卷。清丁晏撰。作者在此书序言中,阐明了他的治易方法,他认为勘正易经文字应以文字训诂为本,探求周易真旨则应以义理为途径。他还认为训诂非博考不明,易义非研究不精,因此对于周易文字的训解并非可有可无。因此

  • 周易小疏

    十四卷。清虞楷撰。虞楷字孝思,号蓼园,里籍不详。书无序跋,也不知道作于何时。中述《周易折中》,称圣祖仁皇帝庙号,所以应为雍正、乾隆时人。其次序采用古本,大旨也主图书,而认为先天寓理于数,后天因数以阐理

  • 绣墨轩诗词

    二卷。清俞庆曾撰。俞庆曾,生平不详,字吉初,浙江德清人,俞樾之孙女,宗舜年之妻。清代词人。此书与俞绣荪《慧福楼幸草》、许之雯《缃芸馆诗钞》合订册。书前有俞陛云所作序言,书后有其夫宗舜年为之跋语。共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