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奇字韵

奇字韵

五卷。明杨慎(1488-1559)撰。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试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世宗时充经筵讲官,后因力谏而谪戍云南永昌。谪居多暇,博览群书,好学穷理,记诵之广,著述之富,为明代第一。著作达一百多种,辑为《升庵集》、《丹铅总录》。其小学论著有《奇字韵》、《古音骈字》、《古音略例》、《转注古音略》、《石鼓文音释》、《经子难字》、《古音猎要》、《古文韵语》、《金石古文》、《六书索隐》等。此书所谓“奇字”,指“字体之稍异者”。把一些稍异于正体的字收集起来,按平上去入四声分韵加以编排,故名《奇字韵》。《四库提要》认为此书有以下主要缺点:一是“奇字”没有界定,本应限于“非六书偏旁所可推者”,却把“”(同“静女其姝”的“姝”)、“”(同“克岐克嶷”的“嶷”)、“源”(同“源源而来”的“源”)等算作奇字,“虽与今经文异,而皆有六书偏旁可求,则正体而非奇字”;二是收罗不备,若把“”、“”、“謜”之类视为奇字,则“此类甚多”,“此书所载,殊不及十之二三”;三是以假借字为奇字,如“岷”之作“汶”、“祷”之作“裯”,“尤属不伦”;四是所收奇字之下,只注正字,或不具其所本,或“不溯其所始”,征引甚少;五是某正体有数个奇字者,只举其一,未列其二,“阙佚又不可枚举”。《四库提要》归结说:“盖慎充于腹笥,特就所记忆者录之,故于诸书不暇详考;然于秦汉载籍,亦已十得三四。讲六书者,去其疵而录其醇,或亦不无所助焉。”是书收入《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有《函海》本(乾隆本,道光本、光绪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孟子章句考年

    五卷。清蒋一鉴编辑。一鉴字存齐,安徽无为人。一鉴据孟氏谱,参以任钓台诸家的考证,认为孟子卒年八十四,生于周烈王四年(前372),终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89),大旨本于曹之升的《孟子年谱》,以史鉴国策

  • 孔丛子

    三卷。别名《连丛》。旧题秦末儒生孔鲋撰,其生卒年不详。孔鲋字子鱼。《汉书·艺文志》作孔甲,或曰甲为鲋字。孔子八世孙。魏相子顺之子。秦并六国,召鲋为鲁国文通君少傅。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议令焚书,孔鲋怕

  • 薛氏医案二十四种

    见《薛氏医案》。

  • 义丰集

    一卷。宋王阮(约1178年前后在世)撰。王阮,字南卿,德安(今江西德安县)人。生卒年不详。王之曾孙。隆兴元年(1163)进士。绍熙中,知濠州,修战守具,金人不敢南侵,改知抚州。韩侂胄闻其名,召入奏,授

  • 孝经集注

    ① 一卷。清陆遇霖编纂。陆遇霖,江苏丹徒(今江苏丹徒)人。曾为归德郡丞。是书开头有陆遇霖自序及凡例,后有门人张伯行跋。首载孔子、曾子论孝及历代表章,大旨认为《孝经大全》、《孝经笺注》、《孝经易知》等书

  • 青琐高议

    前后集各十卷。宋刘斧(约1073年前后在世)撰。刘斧,字里,生卒年均不可考,生平事迹亦知之不多。人称刘斧秀才,足迹曾遍及太原,汴京,杭州各地,推测他早年时代当在北宋仁宗年间,后期生活当在哲宗赵煦或更后

  • 正蒙释

    四卷。旧本题明高攀龙(详见《周易易简说》)集注、徐必达(详见《南京都察院志》)发明。叶向高曾为此书作序,称:“《正蒙》精深浩渺,朱子训释未尽,锡山高云从缘其指,广为集注;携李徐德夫笃好此书,尝条其所见

  • 蓬莱阁诗录

    四卷。清陈克家(?-1860)撰。陈克家字梁叔,陈鹤之孙,元和(今江苏吴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官内阁中书。后入提都张国梁幕,殉难,诏赠知府衔。陈克家诗学黄庭坚,为姚莹所重。此编四卷。收

  • 月令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路,驾

  • 寒山帚谈

    二卷。拾遗一卷。附录一卷。有赵宦光(生平详见《说文长笺》)撰。此书本在《说文长笺》之中,后析出单行。其《说文长笺》穿凿附会,引据疏漏,尤为后世小学家所讥。但《寒山帚谈》一书则为书家所重,上卷共四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