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妇人大全良方

妇人大全良方

二十四卷。宋陈自明(1190-1270)撰。陈自明,字良甫(或作良父),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曾为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授。陈氏三代业医,陈自明尤胜于其父祖辈,擅长妇产科与外科。陈自明虽出身世医之家,却并不自囿于家学,而是勤恳治学,遍索方书,精研古籍,广收奇方,博采众长,在结合自己实践,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撰写出《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等书。陈氏之前,妇产科著作不少,但纲领散漫,系统性差,《妇人大全良方》是第一部完备系统的此类著作。此书又名《妇人良方》、《妇人良方集要》。全书分为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八门,每门下分诸证,有论有方,内容翔实,论理精详。此书既注重对妇产科作理论上的系统阐述,又注重对这一学科各重点组成部分分别剖析。作者在理论上以《内经》为基础,并深受《诸病源候论》影响,但不拘泥于前说,从先天后天两方面来认识妇女经血来源,并把妇女的生理、病理分成三类,即室女、已婚与七七天癸数尽之后。这种认识比较正确,突出妇人以血为基本的思想,但又注意情况不同,证治有别。对于具体证治,作者强调要调理脾胃,因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不能饮食,荣卫不足,月经不行,肌肤黄燥,面无光泽,寒热腹痛,难以子息;或带下崩漏,血不流行,则成瘕症。所以荣血亏损,羸瘦燥热者,但助胃以壮气,使荣血生,则经自行;损伤肝脾而致月经不通者,但资其生化之源,则经自通;脾气衰弱,不能制水而变为肿满者,当益其津液,大补脾胃,方可保生;若暴崩下血不止,当以调补脾胃为大法。对阴挺下脱,则以益气举陷为原则。对经期、妊娠期卫生及不孕症原因的分析均有独到见解。对临产诸证处理及预后判断,也对后世大有启发。总之,此书在我国妇产科医学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尤其对明、清两代医家影响至深。明薛已校注重订,增入候胎、疮疡两门并附自己有关见解及方药,名为《校注妇人良方》,流行更广。有宋建阳余氏勤有书堂刻本,明仿宋刊本,《中国医学大成》本,198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

猜你喜欢

  • 滤月轩诗集

    二卷。《诗续集》二卷。《文集》一卷。《文续集》一卷。《诗余》一卷。清赵棻(生卒年不详)撰。赵棻,字仪姞,号子逸,又号次鸿,自称善约老人。江苏上海人,乌程汪延泽之继妻。清代诗人。此书分三次刊刻而成,第一

  • 绿云山房诗草

    二卷。清劳蓉君(1816-1847)撰。蓉君,字镜香,号采卿,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劳丙堃之女,陈锦书之妻。蓉君少负诗名,才识聪隽,博通经史。为诗文不沾沾于绮丽骈偶,其怀古之作,卓具史识。至于刻画物志

  • 礼记易读

    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是《礼记》的简编本,为举业而制定。书首有序(曰志远堂主人题)。序云:“《礼记》四十九篇,除《大学》、《中庸》,其四十七篇,统计实九万三千七百五十七字。诸家多有撰本。然或失则太繁,或

  • 说岳全传

    二十卷八十回。清钱彩编次,金丰增订。钱彩字锦文,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金丰字大有,福建永福人。二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据有关资料推测,钱、金二人约生活在清雍正、乾隆年间。《说岳全传》全称《精忠演义说本

  • 说文引经考证

    八卷。清陈瑑撰。参见《说文举例》。此书是研究《说文》引经文字同异之作,陈氏自序云:“学者通经必先识字,不有《说文》,何从究《苍》《雅》之遗文、篆籀之微旨哉?顾《说文》之存于今者,误戾脱落,窜入改易,许

  • 崇福寺志

    四卷,续志一卷。清朱文藻纂辑,章廷槐续。朱文藻(1735-1806),字映漘,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嘉庆十年(1805)纂《余杭县志》,未成即逝。还纂有《臬亭小志》、《洞霄宫续志》、《金鼓洞志》等。

  • 书经疏略

    六卷。清张沐(详见《周易疏略》)撰。《书经疏略》一书,从《尚书正义》本将书序分冠诸篇;又据古本把书序合为一篇,列于卷首。其次第则与孔安国传及郑玄所注百篇之序俱互有异同。其经文疏语,大多沿袭蔡沈集传之说

  • 别国方言

    《旧唐书·经籍志》称《方言》为《别国方言》,详见“方言”。

  • 中庸私解答问

    一卷。清徐润第(详见《中庸私解》)答,问者署名静生。静生姓张名廷鉴,山西阳曲(今太原市)人。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是书分前解与续解两部分,前解共二十六段,续解共十九段。提问详细,回

  • 潘中丞集

    四卷。清潘宗洛(约1703前后在世)撰。潘宗洛,字书原,号巢云,又号垠谷,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八年(1688)举进士,官至湖南巡抚,常出入苗界,安抚苗民,致使苗族地方安定,政迹卓著。曾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