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学津讨原

学津讨原

二十集,一百七十三种,一千零四十八卷。清张海鹏编辑。张海鹏字若云,号子瑜,江苏昭文(今江苏常熟)人。诸生出身,好藏书,治经之暇,以刊刻古书为己任。刊有《学津讨原》、《墨海金壶》、《借月山房汇钞》等三大丛书。《学津讨原》根据明毛晋《津逮秘书》重行编定而成,删去诗话书画题跋及个别伪书,所收皆四库著录有裨经史实用之书,以经史百家、朝章典故、遗闻轶事为主,间及书画谱录一类之书。丛书自序引旧题北齐刘昼《刘子新论·崇学》“道象之妙,非言不津;津言之妙,非学不传”之意,故取名为《学津讨原》。第一集收唐李鼎祚《周易集解》等八种,第二集收汉郑玄《尚书郑注》等八种,第三集收宋郑伯谦《太平经国之书》等八种,第四集收宋郑樵《尔雅郑注》等六种,第五集收宋司马光《稽古录》等四种,第六集收晋葛洪《西京杂记》等十三种,第七集收后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等十一种,第八集收宋王应麟《汉制考》等十一种,第九集收汉赵爽注《周髀算经》、晋郭璞《古本葬书》等十种,第十集收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等五种,第十一集收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等六种,第十二集收汉马融《忠经》等九种,第十三集收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等八种,第十四集收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等五种,第十五集收宋释惠洪《冷斋夜话》等十九种,第十六集收晋干宝《搜神记》等十种,第十七集收南汉王定保《唐摭言》等十一种,第十八集收宋邵伯温《河南邵氏闻见前录》等四种,第十九集收宋岳珂《桯史》等六种,第二十集收汉严遵《道德指归论》等十一种。全书取舍精严,考证详确,每书后附以《四库提要》,无提要者则撰写跋尾说明始末原委。汉唐著述、宋元稗乘,搜辑较为全备,可称丛书之精品,学术之渊薮。通行本有清嘉庆十年(1805)虞山张氏照旷阁刊本,民国十一年(1922)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清张氏刊本影印本。

猜你喜欢

  • 易图说

    三卷。宋吴仁杰(生卒年不详)撰。仁杰字斗南,一字南英,号蠹隐,另号蠹豪,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淳熙进士,历任罗田令,国子学录等职。撰有《古周易》十二卷,《集古易》一卷,《易图说》三卷。《易图说》是

  • 山居小玩

    十种,十四卷。明,毛晋(详见《毛诗陆疏广要》)编。该书所收均为艺术谱录类著作:明戈汕《蝶几谱》一卷、明袁宏道《瓶史》二卷、明王思任《弈律》一卷、宋王贵学《王氏兰谱》一卷、明屠本畯《茗笈》二卷附《品藻》

  • 东皋子集

    三卷。唐王绩(585-644)撰。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诗人。隋名儒王通之弟。其性好学,有奇思。隋时授秘书省正字,出任六合县丞,入唐曾官太乐丞。长期赋闲在乡,纵酒自适。史

  • 芦川词

    一卷。宋张元干(1091-1170?)撰。张元干生平详见《芦川归来集》辞目。《宋史·艺六志》载其词为二卷。陈振孙《书录解题》则作一卷。是集为毛晋汲古阁刊本,亦为一卷,收词一百八十七首。有毛晋跋。绍兴八

  • 黄运河口古今图说

    不分卷。清麟庆撰。麟庆(?-1843),字伯余,号见亭。姓完颜氏。满洲镶黄旗人,嘉庆年间中进士。授内阁中书,迁兵部主事,改中允。道光三年(1823)出任安徽徽州知府,调颍州,擢河南开归陈许道,历迁河南

  • 鸳湖求旧录

    四卷。清朱福清(生卒年未详)编辑。福清字仙槎,浙江嘉兴人。鸳湖即鸳鸯湖省称,在嘉兴南部。福清祖茂曙曾著《两京求旧录》,已佚。该书记道光、咸丰之后人事,以嘉兴、秀水二具为限,本籍他徙者,他籍侨寓者,亦收

  • 絮香吟馆小草

    一卷。清嵩龄文撰。嵩龄文,生卒年不详,字竹友,库雅勒氏,满洲旗人,为乌佳氏侍卫忠善亭之妻,清代文学家。“生有夙慧,博通坟典,尤工于诗”。早寡。其诗《晓枕书感》云:“初回蝶梦远钟鸣,微白窗棂月尚明。起舞

  • 宗孟庐行水三议

    一卷。清盛沅撰。盛沅,光绪时人,见《浚河事例》条。《宗孟庐行水三议》排印本。共一卷,分论四事。一拟乍浦开河设闸说。二浚治黄河议。三增议轮船浚河事宜。四江浙会同办理水利事宜说。其每篇之后,均附条例。虽仍

  • 林泉结契

    五卷。宋王质(1001-1045)撰。王质字景文,兴国(今江西)人。其生平详见《诗总闻》条。此集为商邱宋荦所编。宋荦将从《绍陶录》中所摘出的《山友辞》、《山友续辞》、《水友辞》、《水友续辞》、《山水友

  • 奉使稿

    无卷数。明朱之蕃(约1610年前后在世)撰。朱之蕃,字元介,号兰嵎,山东茌平人。生卒年不详。南京锦衣卫籍。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第一。官至吏部右侍郎。著有《使朝鲜稿》、《南运杂著》等。是稿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