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学算笔谈

学算笔谈

十二卷。清华蘅芳(详见《代数术》)撰。《学算笔谈》是华蘅芳对数学诸方面的一部介绍评论性著作,也是一部通俗浅近的教科书。前六卷于1882年完成,后又续成六卷,共得十二卷。《学算笔谈》卷一到卷五论算术,卷六、卷七谈天元术,卷八、卷九论代数,卷十、卷十一为微积分初步,卷十二杂论。其序及卷一“总论算法之理”、卷十二杂论集中反映了华蘅芳对数学的看法及其数学教育的主张。他在自序中主张:“演为算式以习其数,设为问答以穷其趣;法由浅而入深,语虽繁而易晓。”在卷五中他又提出要推陈出新,厚今薄古,吸收外来文化的主张:“算学之事,则宜去故生新。不存先入之见,亦不存中西之见”,“数理渊深,不可限量,其中妙义,任人探索,终无穷尽之时,不可谓此理之外更无他理,此法之外更无他法。”卷五中还提出了“观书之法”。对于数学的重要性,他在序中给予了充分的论证,“算之切于日用,斯须不可离者也。”在卷一中,华蘅芳阐述了数学理论与具体计算方法的关系,“一切算法其初皆从算理而出,唯既得其法,则其理即寓于法之中,可以从法以得理,亦可舍理以用法,苟其法不误,则其理亦必不误也。”华蘅芳对数学的认识和在《学算笔谈》中提出的数学教育主张,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学算笔谈》的版本有1882年《行素轩算稿》本;1885年华氏刊本及1893年重刻本,均藏北京图书馆;1896年上海文瑞楼石印本;1897年陕西味经刊书处刊本;《中西算学汇通本》等多种。

猜你喜欢

  • 罗源县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卢凤岑修,林春溥纂。卢凤岑,曾任罗源县知县。林春溥,闽侯县人,翰林院编修,著述甚富。罗源明时已有志乘。清时又数修。卢氏任县令后,以邑乘又有百余年未修,延林春溥纂成此书。道光十一年(1

  • 汤溪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民国丁燮、薛达修,戴鸿熙纂。薛达,溪县知县。戴鸿熙,汤溪县人。此志为民国十五年(1926)修,稿本。卷首为序、纂修职员、凡例、县境图,卷一编年,卷二地理、卷三民族,卷四至卷五建置上下,

  • 草书集韵

    五卷。不著编者姓名。书中取汉章帝以下至元人章法,按韵编排,每字之下,各著书写之人。此书用韵是依《洪武正韵》,可推测作者为明代人。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

  • 和清真词

    一卷。宋方千里(约1122前后在世)撰。方千里,信安(今广东高要)人,生卒年及字号均不详。方千里官舒州签判,曾和周邦彦、杨泽民词,不久后将三人词作合刻为《三英集》,传于世。此集录词《浣溪沙》、《浪淘沙

  • 书经大义

    一卷。清杨寿昌撰。杨寿昌字果庵,广东归善(今广东省惠阳县)人,光绪年间举人。此书根据董仲舒之说,认为《尚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谓政即民政。此书即论所谓民政,共分为四篇:第一篇,民政之原理;第二篇,

  • 钝斋文钞

    七卷。清杨兆蟾(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杨兆瞻字又平。江西瑞金人,生卒年均不详。本集前有杨兆蟾自序。《自序》说,其著文三百余首,淘汰其三分之二交付刊印。此抄文均为杨兆蟾自定。张尚瑗《序》称,“其文似

  • 周易象通

    八卷。明朱谋撰。谋字郁仪,宁献王七世孙,万历二十年(1592)以中尉摄石城王府事。该书只释上下经文,不及十翼。大旨欲稍还古义,却不料转生臆说。如不用陈抟先天图,也不用周子太极图,而另造四种河图,说是三

  • 史料丛编

    初二集。伪库籍整理处辑。辛亥革命结束了清代历史,清王朝内阁大库档案也多流失于个人之手,罗振玉曾获大量残档,并据以编辑《史料丛刊初编》。罗振玉晚年退居旅顺,又约日本人松崎鹤雄与其子罗福颐,整理尚存余之残

  • 诸书考录

    四卷。明徐鉴(生卒年不详)撰。徐鉴字观父,丰城(今江西南昌)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提督应天学政。本书采辑诸书中新艳的字句,分三十六门。而地理一类又自分都邑、山水、杂录三门。实际上为三十八门

  • 尚书集传或问

    二卷。宋陈大猷(生卒年不详)撰。其字、号均不传,两浙路东阳(今属浙江省)人。绍定二年(1229)进士,由从仕郎历六部架阁,事迹不详。大猷论《尧典》“敬”字条下,首举“心之精神谓之圣”,其学盖出于杨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