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尚友斋论古

尚友斋论古

无卷数,明涂一榛撰。涂一榛,生卒年不详,字廷荐,漳州镇海卫(今福建省漳州市)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举进士,由金坛令擢南京吏部郎,后官至通政司通政使,为官以清正著名。《尚友斋论古》一书把从春秋时期的范蠡到宋代的文天祥共六十八人的传记,从各史书中摘录出来,然后在各传末附上他自己的评语,其目的是以古论今,褒贬时事,但此书的取舍方面没有一定的章法,而且许多论述多沿袭陈旧的观点,这是此书的一大缺陷。此书为浙江巡抚采进本。

猜你喜欢

  • 仪礼经传通解

    三十七卷,附《仪礼经传通解续》二十九卷。宋朱熹(1130-1200)撰。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绍兴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

  • 诗经小学录

    四卷。清臧庸(1676-1811)撰。臧庸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江苏武进县人。臧琳的玄孙。清代经学家。师事卢文弨,并从钱大昕、段玉裁等讨论学术。曾助阮元编辑《经传纂诂》、《十三经注疏校勘

  • 吕衡州集

    十卷。唐吕温(772-811)撰。吕温,字和叔,一字化光,唐代文学家。河中(山西永济)人。早年曾师事陆质、梁肃。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及第,次年中博学宏词科制举,授集贤殿校书郎,后迁左拾遗。贞元二十

  • 周易拨易堂解

    二十卷。清刘斯组撰。刘斯组字斗田,新建人。雍正二年(1724)举人。官任杞县知县。此书前有记略,记载著此书时,其侄梦见阁上有朱色“拨易阁”三个字,因此才将其书命名为《周易拨易堂解》。其事颇涉幻杳,似乎

  • 群经纲纪考

    十六卷。清李滋然撰。李滋然,字命三,四川长寿(今长寿)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官至广东电白县知县。这部书作于宣统庚戌年(1910)。是书首载清德宗整顿学务要求读经的诏谕,次录张之洞

  • 明人尺牍、国朝尺牍

    八卷。清马锦以无锡秦瀛所藏明清两代尺牍勒石。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成。各四卷,明七十二家,清二十三家。其选择摹勒皆精。明人尺牍,多是朱卧庵之旧藏。朱卧庵名亦,精于鉴别,凡留耕堂中物,皆可观。古人

  • 彰明县志

    五十七卷首二卷,清朱铁梅原本,何庆恩修,李朝栋纂。何庆恩,字恺棠,广西灌阳人,举人,曾任彰明县知县。李朝栋,陇西人,拔贡。彰明志略,创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陈献可,共十卷,分类五十,计一百二十一篇

  • 思南府续志

    十二卷,清夏修恕修,萧琯、何廷熙等纂。夏修恕,曾任思南府知府。萧琯,邑绅。何廷熙,邑绅。明嘉靖十五年,郡人田秋首成州志。万历二十三年萧剑斗再修。清康熙三十年(1691)知府刘谦吉三修。雍正六年(172

  • 唐史论断

    三卷,宋孙甫撰。孙甫(998-1057),字之翰,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天圣年间进士,累官秘阁校理,并著《三圣政范》,以前三朝故实校时政得失,力陈与西夏和盟的利弊关系,直言敢谏,反对宋夏和议,甚至

  • 查浦辑闻

    二卷。清查嗣瑮(1652-1733)撰。查嗣瑮字德尹,号查浦,浙江海宁人。康熙庚辰年(1700)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他性格警敏,少时受黄宗羲影响,能解切韵谐声,诗名与查慎行同等。因其弟查嗣庭被奉命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