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常谈

常谈

一卷。南宋吴箕(生卒年不详)撰。吴箕字嗣之,新安(今属河南)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及第。授仁和县主簿,分教临川。历知当涂县,为赵汝愚所重,召主审察。寻以疾卒。《宋史》不为立传,其事迹仅见于《徽州志》。所著尚有《听词类稿》十二册,已久佚不传。是书大抵皆评论史事,而间及于考证。分条记事,现存一百多条。《徽州志》称吴箕在临川时,与陆九渊友善,常与之游,相互讲明义理,盖深有得于金溪之学。今以此书与陆九渊文集互勘,可见其旨趣往往与陆九渊相合,如陆九渊《经德堂记》论汉高祖为义帝讨项羽一事,谓新城三老深知天下大计;而箕亦谓新城老人独知而言之,汉有天下,遂定于此。又陆九渊语录论曹参相汉,谓其能师盖公,用黄老术,汉家之治,血脉在此;而吴箕亦谓曹参得安静之体,盖公清心之言,有以先入之。两人说法,几乎一模一样。吴箕虽然有取于陆九渊,但并非墨守不变者,如论汲黯一条,陆九渊集中称汲黯仗节守义,虽曰未学,必谓之学;而箕乃以谓汲黯之直谏,本于气质,非学而得,故昧于大道。两人之说有如方枘圆凿,无法相入。可见,箕之学术虽本陆九渊,而亦不为苟同,实为可取。书成之后,不知何时刻版。与吴箕同时代的尤袤,辑有《遂初堂书目》,已列有《常谈》之名,《宋史·艺文志》谓《常谈》一卷,说明当时即已珍重其书。后全书散佚。清人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各韵中抄出,荟萃一百多条,重新编辑成书,以广流传。今所传者还有《函海》、《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搜玉小集

    一卷。不著编辑者名氏。郑樵《通志》已载,则其来旧。旧目题凡三十七人,诗六十三首。此本但三十四人,诗六十二首。盖毛晋重刊所厘定,所注考证颇详。然胡鹄等三人,有录无诗,晋并删其姓氏,已非阙疑存旧之意。又人

  • 冯少墟集

    二十二卷。明冯从吾(约1603年前后在世)撰。冯从吾,字仲好,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谥恭定。著有《冯少墟集》、《元儒考略》、《冯子节要》、《古文

  • 离骚经订注

    一卷。明赵南星(1550-1627)撰。赵南星,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高邑(今河北高邑)人。万历进士,为人耿直敢谏,官至吏部尚书。崇祯初谥忠毅。著有《史韵》、《学庸正说》、《离骚经订注》。书前

  • 文昌杂录

    六卷,补遗一卷。北宋庞元英(生卒年不详)撰。庞元英字懋贤,单州成武(今属山东)人。丞相庞籍次子。至和二年(1055)赐同进士出身。元丰初,为群牧判官、都官郎中。元丰五年(1082)任朝请大夫、主客郎中

  • 窦氏外科全书

    见《疮疡经验全书》。

  • 金石遗文

    五卷。明丰道生(生卒年不详)撰。道生即丰坊晚年所改之名,字人翁,别号南禺外史。嘉靖二年(1523)进士,出为南京吏部考功主事,寻谪通州通知,免归。博学工文,尤善书法,其诸经伪本,多以篆籀古文书之,家有

  • 说文引经考

    二卷。清吴玉搢(1699-1774)撰。玉搢字籍五,号山夫,晚号顿研、钝根,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廪贡生,官凤阳府训导。仕途不顺,遂潜心于金石文字之学,著述尚有《别雅》、《金石存》、《六书述部述考

  • 新疆大记

    六卷。清阚凤楼纂。阚凤楼字仲韩,安徽合肥县人,咸丰中以诸生从军,荐保至知县,分发江苏,遂寓苏垣。此书草创于咸丰、同治年间,延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方由其孙阚铎校对印行。《新疆大记》武昌存古学堂铅印

  • 潘丰豫庄本书

    见《丰豫庄本书》。

  • 苇间集

    五卷。清姜宸英(1628-1699)撰。姜宸英字西溟,号湛园,浙江慈溪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士,时已年届七十。廷试为帝所赏识,擢置第三,授翰林院编修。后充顺天乡试副考官。因事被人攻讦,正考官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