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应山县志

应山县志

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刘宗元、朱荣实、周道源修,吴天锡等纂。刘宗元,字善长,河南商邱人,官应山知县。朱荣实,字秋园,安徽泾县人,举人。周道源,字镇廷,顺天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人,举人,二人先后继任知县。吴天锡,字纯斋,本县人,进士,官贵州试用道。邑志自康熙十二年(1673)县令周祜修后,历一百九十余年未续修。同治六年(1687)刘宗元延吴天锡等,根据周志重加补辑。未成刘宗元去任,朱荣实莅任未久,周道源继之。至十年(1871)此书告成刻印。此编总立六纲,为天文志、地理志、政治志、人物志、艺文志、杂记。其政治志分官制、营建、民事、文教、武备,人物志分选举、纪恩。其目中职官,以正佐分编;诗,以五言七言分编,条分缕析,开卷了然。修建赈施,各项义举,其已登碑刻者,详为采录;田亩捐费,人数过多,别立一门。汇集备考,各志详略不同。应山县地当孔道,自昔即为战区,咸丰同治年间迭遭兵燹,道里、驿铺、村镇、桥梁及山川原委、寨堡险要,凡关武备者,均为详载;沿革时有不同,周志所载,变续增,如王家井改为许家井、八角楼改印台山。康熙时仅有九寨,增至一百余寨,皆补正。至天道常变,地利肥饶,政治得失,文物盛衰,分列天文、艺文类,以备考核,其类无可从者,附杂记。此志取材周志,纲目略为变通,其体例较为完善。

猜你喜欢

  • 毛文龙被杀始末

    见《袁督师计斩毛文龙始末》。

  • 真定奏疏

    一卷,附刻,一卷。明卫桢固撰。卫桢固,字紫岚,韩城(今属山西韩城县)人。崇桢进士,历任云南道监察御史之职。《真定奏疏》为作者巡按真定(今河北正定)时所上疏稿,共二十六篇,其中有许多关于明末军政不修的材

  • 仪礼古今考

    二卷。清李调元(1734-1802)撰。调元字羹堂,号雨村,又号赞庵。绵州(今四川省北部)人。乾隆进士,又改为翰林院庶吉士,学习期满后被任命为吏部主事。乾降三十九年(1774)充任广东乡试副考官,不久

  • 破山禅师语录

    二十卷。明代释海明(生卒年不详)撰。海明,俗姓蹇,字破山,人称万峰老人。原籍渝城后迁徙大竹(今四川省大足县)人。据《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五十七记载:他“生含聪睿,质挺奇标”。十九岁在大持庵依融光尊宿为师

  • 方山文录

    二十二卷。明薛应旂(约1550前后在世)撰。薛应旂生平详见《四书人物考》(辞目)。是集凡二十二卷。乃应旂自行编定。应旂初宗姚江学派,又入河东学派,以良知为主。大体出入朱熹、陆九渊之间。集中论学瑕瑜互见

  • 江北运程

    四十卷。清董恂撰,董恂,原名醇,以避同治载淳字而改名恂。江苏甘泉县人,道光进士。官至顺天府尹、户部尚书。是书为董醇任顺天府尹时所汇辑。首为恂自序。是书前二十卷,为自京师大通桥达通惠河经直隶山东两省境至

  • 尚书集传纂疏

    六卷。元陈栎(1252-1334)撰。栎字寿翁,晚号东阜老人,学者称定宇先生,河南新安(一说徽州休宁)人。宋元之后,隐居著书,至延璠元年(1314),年六十三时复出应试,中浙江乡试,因病未能参加会试,

  • 徹道人诗存词存

    一卷。清戴徹撰。戴徹,生卒年不详,自号徹道人,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御史戴翼之之长女,同知冯晴谷之妻。清代词人。有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刊本。

  • 论语广注

    二卷。清毕宪曾撰。宪曾字季谕,江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乾隆六十年(1795)举人。是书首有彭元瑞的序文,以及宪曾的自序。举出采用的体例有四种:考异、拾逸、集说、互证。宪曾博引群书,注解《论语》,所引

  • 马礼逊传

    一册。英国梅益盛编辑,山东周云路笔述。该书述马礼逊生平事迹。马礼逊为英国伦敦传道会教士,是福音教来华传教的第一人。嘉庆十二年(1807)至广东,明为东印度公司翻译,暗则进行传教活动。道光十四年(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