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张卿子先生遗集

张卿子先生遗集

四卷。明张遂辰撰。遂辰,字相期,又字卿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均不详。明亡后隐居不出,以布衣终其身。该集均为古今体诗,古体、今体相杂,以纪年顺序排列。全集四卷,每集又分上下卷,一卷为白下编,是无启甲子(1624年)秋日客居秦淮邸舍时所作,题门人萧明俊校刊。二卷为篷宅篇,是自秦淮归来后居里时所作,题门人沈普垣校刊。三卷为湖上编,是居家时留连湖上风光景物而作,题门人张文启校刊。卷四为衰晚编,是晚年感逝伤亡,忧劳时事之作,均有愁苦之音,题门人沈普垣校刊。除卷四衰晚编外,各编均有自序,卷末有外孙金张百作的跋。原书刊于顺治、康熙之际,传世甚少。嘉庆年间有历樊榭得湖上、篷宅二编,后来丁敬身将另二编赠之,樊榭亲手抄录,并加上评语,使各编浑然一体。其中晚编上卷缺失二页,已无从校补。1806年,钱塘吴用威从吴伯宛处得到樊榭旧藏本,后经刊印即现在的遗集四卷。遂辰为诗,气势俊爽,才情雄健,诗内容多为故国之思,秋风禾黍之音,尤以近体诗取胜。该集有钱塘吴氏新刻本。

猜你喜欢

  • 兰樵归田稿

    一卷。清张榕端(约1691年前后在世)撰。张榕端字子大,一字朴园,磁州(今河北广平)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进士,授编修,视学江南,衡文精审,他所赏识提拔的都是能文之士。康熙三十九

  • 有福读书堂丛刻

    十七种,三十六卷。清吴引孙编。吴引孙字茨甫,仪征(今江苏仪征)人。生卒年不详。清代藏书家。据其自序云:“余不敏,不敢谓祸福感应,非神道设教之征权,亦不敢谓小学格言,非圣贤成德之先路。爰不揣迂陋,于藏书

  • 六经原流

    不分卷。明吴继仕(生卒年不详)辑。继仕字公信,安徽新安人,经学家。作品有《七经图》、《音声纪元》、《六经原流》等。此书分门别类,考镜源流:首先探讨《六经》源流,其次探讨世人治经源流,然后分别是《周易》

  • 熬波图

    一卷。元陈椿撰。椿天台(今属浙江)人。生平未详。此书为元统中作者为下砂场盐司时,据旧图补成。分“各团灶舍”、“筑垒围墙”、“起盖灶舍”等47图,每图各有说明,并附以诗。凡晒灰打、运薪试运等方法具载。诸

  • 法言平议

    二卷。清俞樾撰。是书为《诸子平议》之第十五种。其中《学行》篇“有学术业”,“术”读为“述”。《吾子》篇,“足言足容”,“容”犹“用”也。《问道》篇“涂民耳目”,“涂”读为“”(通杜)。《孝至》篇“何以

  • 六礼疑辑

    三十三卷。(前集十五卷、后集十二卷、别集六卷。)未著明编者。本书选取冠、婚、丧、祭、乡饮酒、士相见等《仪礼》的六礼,综合诸家论述及朝鲜近俗,辨析疑难,以实用为目的撰成此书。书分前、后、别集。前集、后集

  • 易小传

    六卷。沈该撰。沈该字守约,一作元约,南宋湖州归安(今浙江吴兴)人。绍兴中,官至左仆射、兼修国史,故宋人称此书为《沈丞相易传》。是书释六爻,兼论卦变。不主程氏之义理,也不本邵氏之象数,而独考究遗经,谈三

  • 壬癸志稿

    二十八卷。清钱宝琛(1785-1859)撰。钱宝琛,字楚玉,又字伯瑜,晚号颐寿老人,江苏太仓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历任贵州学政、河南归德知府、云南按察使、湖南江西巡抚等。著有《存素堂诗稿

  • 左氏新语

    二卷。明郝敬(详见《周易正解》)撰。该书对《左传》之文进行割截题评,用评点时文的方法,点论去取。作者不喜《左传》,认为《左传》之文“无长风扶摇万里之势,有翩翩游冶顾影自爱之词”(卷首题辞),说《左传》

  • 丽句集

    六卷。明许之吉(生卒年不详)撰。许之吉不知何许人。此书采辑前人俪偶之语,或一联或数联,分门别类。也是杨慎《谢华启秀》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