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节录
六卷。明张朝瑞撰。朝瑞字子祯,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人。生卒不详。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南京鸿胪寺卿。先是,有宋端仪《革除录》、郎瑛《萃忠集》等17家记载明初逊国诸臣的事迹,但此类著作互有出入,故张朝瑞辑成此书,以整理诸家不同。书前特载当时洗雪之旨,第1卷至第5卷分载徐辉祖以下共163人的事迹,另有附录16人。该书体例上以官职大小为序,不分差等。第2卷为考误,考证极为明确。然关于此类人物,除上述17家之外,尚有一些著作,朝瑞未能汇考,虽主要的已为该书所录,但毕竟不够完备。
六卷。明张朝瑞撰。朝瑞字子祯,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人。生卒不详。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南京鸿胪寺卿。先是,有宋端仪《革除录》、郎瑛《萃忠集》等17家记载明初逊国诸臣的事迹,但此类著作互有出入,故张朝瑞辑成此书,以整理诸家不同。书前特载当时洗雪之旨,第1卷至第5卷分载徐辉祖以下共163人的事迹,另有附录16人。该书体例上以官职大小为序,不分差等。第2卷为考误,考证极为明确。然关于此类人物,除上述17家之外,尚有一些著作,朝瑞未能汇考,虽主要的已为该书所录,但毕竟不够完备。
二卷。宋孙汝听撰。孙汝听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为宋文学家苏洵、苏辙、苏轼的年表。本为三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三苏年表》三卷,右奉议郎孙汝听撰。汝听当是蜀人,叙蜀甚详。”然到清修《四库全书
二百一十八卷。清钱仪吉编。仪吉字蔼人,号衍石,一号心壶,浙江嘉兴人,嘉庆十三年二甲进士,官至给事中,尝主讲河南大梁书院。此书即其在书院时编刊的。首有吉仪序,大意是补通志堂所未收。原编四十四种,刊成的有
十卷。清江永(生平事迹见《律吕新论》)撰。是书将康熙皇帝论乐的五条作为《皇言定声》一卷,放在全书之首。江永没未列《律吕正义》,所以对西洋的五线、六名、八形号、三迟速都不能理解。江永作书大旨以明代朱载堉
十二卷。明乔中和撰。中和字还一,河北内邱人。崇祯中由拔贡生官至太原府通判。此书解经,大致宗程颐、朱熹。前列图说,次卦象、次《彖传》、次爻象、次《文言》、次《系辞》、次《说卦》、次《序卦》、次《杂卦》,
见“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一卷。清黄生(1622-?)撰。黄生字扶孟,安徽歙县人。明朝诸生,自幼勤奋好学,一生擅长六书训诂研究,对文字的切声、演化研究颇深,对古音古训大都进行考证。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对黄生均有传述。他的著述多为考
十四卷,首一卷。清曹膏、唐宇霖修,陈琦纂。曹膏,乾隆年间任奉化县知县。奉县自唐开元,以鄞县称为奉县,唐开元以前都称鄞县。此志为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全书十四卷首一卷,卷首为序、凡例、图、姓氏。
二卷。清沈龄撰。龄字与九,江苏江都县人。监生。是编刘岳云跋云:凡一义而有数文,一物而有数名,大半由于方言。方言之不同尤多由于方音,五方气禀有刚柔清浊之殊,因之言语有缓气、急气、缓舌、急舌、长言、短言、
四卷。清张丙炎刻。所收皆包世巨一家之书。“小倦游阁”是包世臣斋名。第一卷为自书诗文及杂临古帖。第二卷删拟《书谱》。第三卷《〈十七帖〉疏证》。第四卷答问十二条。包世臣自负草书,自谓能上接王羲之。所著《艺
一卷。清皮锡瑞撰。此书多沿袭阎若璩说,其中错误不少,比如说孔安国只传经文而无说义,其说义与今文家相同。又说武帝建元五年立五经博士,孔安国为博士应当在建元五年之后。然而《史记》载辕固生、韩生、董仲舒、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