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扶荔词

扶荔词

三卷。《别录》一卷。清丁澎(生卒年未详)撰。丁澎字飞涛,号药园,浙江仁和人。顺治十二年(1655)中进士,授刑部主事,转礼部。十四年(1657)任河南乡试主考官,升礼部郎中。但不久即为科场案牵连,家产籍没,全家流徙尚阳堡。在流放之地,曾亲自放牛,备尝艰辛,历五年始得放还。归后甚贫,游食四方而死。丁澎年少时即才华出众,与弟丁景鸿、丁潆并有诗名,时称“三丁”。所作《白燕楼》诗,流传吴地,士女多抄写在衫袖上。后诗名愈盛,在京做官时,与施闰章、宋琬、严沆、陈祚明、张文光、赵宾互相唱和,号为“燕台七子”。他还是“西泠十子”之一。他的诗以描写山川的景物和投赠唱酬为主要内容,文辞工丽,深情绵邈,风格接近晚唐。能通过艳丽的语言传达细腻的感受,寄托深沉的情思。各种诗体中,他最擅长七律,在其诗集中,七律多达四卷。他也能词、曲。其词风清峻开爽。著有《演骚》杂剧,今已佚。撰有《扶荔堂诗集选》十二卷、《文集选》十二卷、《扶荔词》三卷、《词变》一卷。此集为其所撰之词,卷一小令,卷二中调,卷三长调,共二百零五首。卷四别录,回文三十九首。每词之后,有同时诸人评语,皆谀辞。集中最可异者,往往不用旧调,自订新谱。丁澎自注云:新谱者,药园之所定也。有自度曲、有犯曲、有翻曲。自明代宫谱亡失,不知何以能自度曲又为犯曲。翻曲尤为费解。集中犯曲最多,其法节两调或数调之句法以合一调,不知犯调始兴于宋大晟府。姜夔凄凉犯序,言之甚晰,全在住字相同,如正黄钟宫与越调犯,越调与中吕调犯,皆合字住,澎不明是理,但节用各词句法。盖本刘过四犯剪梅花,卢祖皋又有锦园春三犯及月城春之名。用解连环醉蓬莱雪狮儿三曲。须知此云犯者,即晁补之所谓自过腔。盖住字相同可为犯调,五音相同即可过腔,皆有犯名,澎不明此理,无知妄作。其金门归去词后,范默庵又以四犯剪梅花为芦川之词,一误而再误。回文之词,殊非正道,偶一为之,本无不可。今竟别录一卷,谓之词变,谬妄之极。其词喜为绮语,亦多纤巧之言。有康熙间刊本。

猜你喜欢

  • 古今姓氏书辨证

    四十卷。宋邓名世(生卒年不详)撰。邓名世字元亚,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其祖为孝甫,《宋史·隐逸传》原序中称为文昌先生。李心传《系年要录》载:绍兴三年十月,诏抚州进士邓名世赴行在,以御史刘大中荐也。四

  • 仁斋小儿方论

    见《仁斋直指小儿方论》。

  • 靖海纪略

    四卷。明曹履泰撰。曹履泰,字大来,盐官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擢吏科给事,被诬入闽,授太常少卿,再至兵部右侍郎,随唐王起兵,至黄台兵溃,跳崖,被两僧人救至黄严寺,未久死去。著有《浪吟集》一卷。

  • 蠡园文钞

    二卷。《诗存》二卷。《诗话》二卷。《赋草》一卷。《外集》一卷。《对联大备》一卷。附《天印山房遗稿》一卷。清范启璋(生卒年不详)撰。范启璋,江苏南京人,约清末前后在世。其集中诗有嘲讽何桂清,盛赞文廷式之

  • 史裁

    二十六卷。明吴士奇撰。士奇字无奇,歙县(今属安徽省黄山市)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卿,生卒年不详。该书随意抄录史文,上自《春秋》,下迄《元史》,杂采旧论,间以己意。有陈邦瞻、吴勉学

  • 续补兴国州志

    三卷,首一卷,清贺祖蔚修,刘凤纶纂。刘凤纶,参见光绪《兴国州志》条。光绪十五年(1889),州人陈光亨续修州志,刘凤纶曾任分修,旋官湖南,于二十九年(1903)回原籍。州人公议再续州志,搜求旧存,始知

  • 宛雅三编

    四十卷,首一卷。清施念曾、张汝霖编。施念曾字得仍,一字得斋,号蘖斋,安徽宣城人。施闰章孙。生卒年不详。张汝霖,字芸墅,安徽宣城人。生卒年不详。由拔贡而官澳门同知。宣城春秋时为吴地。其诗学昌盛,则著于唐

  • 孟子文说

    七卷。清康浚撰。是书首有黄靖本、岳震川序。又有康浚自序以及杂论、凡例。自序说:“说书不说道理,直说圣贤意之所之……得其意,则道理不说自在。”杂论中说,《孟子》七篇中,前数篇率论为政治国王天下以及出处大

  • 阴符经质剂

    一卷。明方时化(详见《易引》)撰。前人研究《阴符经》者,多达数十家。唐宋学者以道家、兵家、神仙家言释经。自金代刘处玄始,参以佛经解之。明代焦竑喜谈禅说,亦以佛理释经。方时化作《阴符经质剂》,认为“阴符

  • 桓范论

    见《世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