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抱朴子内外篇

抱朴子内外篇

八卷。晋葛洪(详见《肘后备急方》)撰。传说葛洪尝闻交趾(今越南)产仙丹的原料,于是他晚年求得去广西句漏县当县令,以便就近采药炼丹。他携全家到广州,被刺史郅狱婉留,不得已隐居罗浮山修炼,自号抱朴子。《抱朴子内外篇》亦称《抱朴子》。葛洪书后《自序》称《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又称“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今观此书,《内篇》主要论述神仙吐纳、符录、克治之术,实为道家之言。《外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褒贬,词意丰富,辩论博深,而究其要旨,也以黄老为宗,应属道家。此书在流传过程中,其版本纷纭错误,有如乱丝。并使其书内外二篇,卷数不一,或分别入类。《隋书·经籍志》著录《内篇》二十一卷、《音》一卷,入道家类;《外篇》三十卷,入杂家类,并于《外篇》之下作注说:“梁有五十一卷”。《旧唐书·经籍志》也载录《内篇》二十卷,入道家类,《外篇》五十一卷,入杂家类。《新唐书·艺文志》道家类载《内篇》十卷;杂家类载《外篇》二十卷,其书卷数已多寡不同。《宋史·艺文志》都入杂家类,作《内篇》二十卷,与《旧唐书》相同,作《外篇》五十卷,比《旧唐书》少一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作《内篇》二十卷,《外篇》十卷。内外篇之数与《新唐书》互异。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只载《内篇》二十卷,而说《馆阁书目》(今已亡佚)有《外篇》五十卷。《四库全书》本依明代乌程(今浙江湖州市南)人卢舜治以宋本及王府《道藏》二本参校而定,比它本较完整。所列篇数,与葛洪自序卷数相同。知葛洪当时是以一篇为一卷。虽然此书卷数及归类等在流传中多有差异,而其内容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对后世影响颇深,流传甚广。特别是其《内篇》,很受丹家重视。近代养生家认为其书实为道教著名典籍,对于人的生命运动及养生之道都有精辟的论述,是中华养生学的宝贵财富。但有些说法,也不免言之过偏。现存明《道藏》本、清《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浮云校帖

    六卷。明蒋之奇(生卒年不详)书,其子蒋胤敬、蒋胤睿勒刻。蒋之奇,字如奇,号一先,工于书法,四十余年片刻不废,但极少应人求书,故流传不多。该帖之六卷中,前四卷为蒋氏自书,后两卷为其所藏《怀素千字文》和苏

  • 无悔斋集

    十五卷。清周京(1677-1749)撰。周京,字西穆,又字少穆,钱塘(今杭州)人。廪贡生,考授州同知,乾隆十二年(1747)举博学鸿词,称疾不试。周京才华渊博,交游皆一时名流。著有《无悔斋集》。此集共

  • 经玩

    二十卷。清沈淑(详见《周官翼疏》)编。此书录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异文异字、经传中文字互异及《春秋左传》中分国土、地名、职官、器物、宫室之类,又录注疏十三经琐语。检核之功颇为勤笃,却无所考证发明,甚至

  • 一枕奇

    即《鸳鸯针》之一二卷。见《鸳鸯针》。

  • 全像续廉明公案传

    见《新刻皇明诸司公案传》。

  • 御注孝经

    一卷。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1644-1661在位)撰。清世祖,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六岁即位,年号顺治。由叔父多尔衮摄政。顺治元年(1644)入关,镇压李自成农民军,定都北京。先后

  • 偶斋诗草

    三十六卷。清宝廷(1840-1890)撰。宝廷字竹坡,清宗室,满洲人。同治进士,光绪间官至礼部侍郎,与黄体芳,张之洞等主张请议。凡有大事必具疏论其是非。典试福建,归途经浙江,纳榜人女为妾,还朝自劾罢。

  • 国文典

    一卷。近代戴克敦(生卒年不详)撰。克敦字懋哉,浙江钱塘(今属杭州)人,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此书大抵抄袭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而成,为掩饰之时时杂以他说,不伦不类,更有荒谬至极者,如谓名词分阳、阴、可阴

  • 诗韵释略

    五卷。题明梁应圻订。平水一百零六韵明清词章之士奉为准则,明潘恩撰《诗韵辑略》,其后潘云杰复撰《诗韵释要》五卷,潘氏为云间(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平不详。《天禄琳琅书目前编》卷七谓该书附以《古韵释要》、

  • 眲亭知见传本书目

    十六卷。清莫友芝撰。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号眲亭,又称郘叟,贵州独山人。自幼好学,又喜藏书,后因屡试不第,遂绝意功名,出京南游,著述颇多。其对所知所闻古籍版本时有记录,经后人莫绳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