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荡
二卷。清方鲲撰。方鲲字羽南,安徽桐城人。其书不载经文,也不按周易卦次,只根据《大传》八卦相荡之义,画成纵横图,八卦相重,一卦荡为八卦,所以取名为《易荡》。每卦各自成说,说后附有自注、集注以及补遗。卷首有二个自序,一个作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一个作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大概是在成书十六年以后又加订定。《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二卷。清方鲲撰。方鲲字羽南,安徽桐城人。其书不载经文,也不按周易卦次,只根据《大传》八卦相荡之义,画成纵横图,八卦相重,一卦荡为八卦,所以取名为《易荡》。每卦各自成说,说后附有自注、集注以及补遗。卷首有二个自序,一个作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一个作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大概是在成书十六年以后又加订定。《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六卷。清陈龙标撰。龙标为福建侯官人。此书首有自序,称“百数家之笺疏训释,……广为采辑。凡可以明礼制、广见闻、资考证者,皆为酌繁就简,撷其精华。”其次为引用书目,所列书目十分详尽。此书虽为制义而作,但书
六卷。清喻昌(详见《尚论篇》)撰。喻氏为防止医生临证之失,于顺治十五年(1658)始撰是书。所谓“法”,系指辨证论治的法则;所谓“律”乃为防止临证失治、误治而给医生出示之“禁例”。故以“法律”名书。全
① 一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今属湖南)人。清著名思想家、学者,著有《读通鉴论》、《宋论》、《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等。是书以许慎所引《古文
二卷。不著撰人名氏。卷首有天启(1621-1627)中田艺蘅序。中分“好爵自縻”以上为上卷,“都邑华夏”以下为下卷。每字先列楷体,注以音义,次以篆隶草诸体附之。更于篆体以下说解字形。从田序可知,是书作
一名介庵经说九卷。清雷学淇(生卒年不详)撰。学淇字瞻叔,号竹卿,又号介庵,顺天通州(今河北通县)人,经学家、考证学家。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授山西和顺县知县改贵州永从县知县,不久即以亲老告归。生
十三卷。明唐顺之(1507-1560)撰。唐顺之,字应德,一字义修。武进(今属江苏省)人。顺之素有异禀,稍长,洽贯群籍。嘉靖八年(1529年)举进士第一。曾督领兵船在崇明抵御倭寇,以功升右佥都御史,代
不分卷。清郑大邦撰。郑大邦字水仙,江西玉山人,清中叶以后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为郑大邦教授乡里时所著,为使学童容易理解,对于山水地名,均一概简略地注曰:“今某省某府”。但本书作于嘉庆二十二年,重校于道光
十四卷。明孔天胤撰。孔天胤字汝锡,号文谷,又号管涔山人,汾州(山西汾阳)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第二,授编修,以藩戚、外补陕西提学佥事,官至浙江布政使。著有《文谷集》。是集为同安洪
六卷。元许谦(1199-1266)撰。谦字益之,晚号白云老人,学者称白云先生。江浙省金华(今属浙江省)人。元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谦自幼勤奋好学,于书无所不读,延璠初,居东阳八华山讲学,从学者多至千余人
各一卷。清丁谦撰。丁谦,有《丁氏宋书南齐书梁书夷貊传地理考证》等书,已著录。是书对《明史·外国传》、《明史·西域传》的朝鲜、蒙古等地做了考证,订正了《明史》中一些不正确的地方,比如明人鄙夷元裔,称为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