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正辞

春秋正辞

十一卷。清庄存与(详见《八卦观象解》)撰。存与是清代著名今文经学家,常州学派的创始人。兼通五经,各有论述,尤长于《春秋》学。先前元代学者赵汸传《春秋》之学,认为《春秋》教有其法,即所谓属辞比事,因此以经传反复印证,著《春秋属辞》十五卷。庄存与读赵汸之书,概括其中的条目,发挥其中的经义,撰成《春秋正辞》一书。共九篇:《正奉天辞》第一,《正天子辞》第二,《正内辞》第三,《正二伯辞》第四,《正诸夏辞》第五,《正外辞》第六,《正禁暴辞》第七,《正诛乱辞》第八,《正传疑辞》第九。每篇一卷,其中《正内辞》为三卷,《正传疑辞》只有阙文一则。每卷前都有详论,然后另分子目。举《春秋》经文为纲,纲下各有小论。大体上采用《公羊传》及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并参考《左传》、《穀梁传》及群儒之说。书后附录为《春秋举例》,共十条,则摘录《公羊传》文为纲,进行论述;又有《春秋要指》,共十一条,即全书的概要、体例。该书主旨在于通经致用,阐述成败得失,故不甚讲求名物训诂,专求《春秋》中的微言大义。《春秋正辞》对清代今文经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庄氏门人邵晋涵、孔广森、侄庄述祖以及刘逢禄、宋翔凤都受其影响,表彰《公羊传》,发挥庄氏的学术观点,形成一个阵容强大的常州学派。该书收入《味经斋遗书》(道光本、光绪本)及《皇清经解》中。

猜你喜欢

  • 事物考辩

    六十二卷。清周象明(详见《七经同异》)撰。是编自六经诸史至昆虫植物,从经传注疏到子史百家广博采辑,共四十六类,间或在各条之后附以自己的论点。此书多出象明之手,文旁加注,涂涂抹抹,改定甚精,可见其用力颇

  • 石经阁金石跋文

    一卷。清冯登府撰。冯登府(?-1840),字云伯,又字柳东,浙江嘉兴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书中收录金石跋文,共四十七篇。书末附天一阁事六则。其篇幅比钱大昕《潜研堂金石题跋

  • 易卦考

    一卷。清范尔梅撰。此书亦是范氏的读书札记之一种。此书首论河洛,认为河洛四位之相合,与羲卦四象之相合,其数历历不爽,因而圣人因图书而作易;其次考订先天卦变,认为京氏之八卦分宫次序乃后天之卦变,因改定八宫

  • 梅村集

    四十卷。清吴伟业(1609-1671)撰。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师事张溥,为复社成员。崇祯进士。官左庶子。南明弘光朝任少詹事。入清后官国子祭酒。其诗多寓身世之感。早期作品风华绮丽,明亡后

  • 六科证治准绳

    见《证治准绳》。

  • 别国方言

    《旧唐书·经籍志》称《方言》为《别国方言》,详见“方言”。

  • 史义拾遗

    二卷,元杨维桢(1296-1370)撰。维桢字廉夫,浙江绍兴人,《明史》载他“少时,日记书数千言”,其父杨宏在铁崖山筑楼,藏书数万卷,维桢在楼上读书五年,故自号铁崖。元泰定年间考取进士,署天台尹,但因

  • 国朝著述未刊书目

    一卷。清郑文焯编。郑文焯(1856-1918),字俊臣,号小陂、权间、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属八旗汉军正白旗,光绪年间举人,官内阁中书。性喜藏书,自将搜集所得清人著述未刊稿本编为是目,又名

  • 五经类纂

    十六卷。清秦伯龙、秦跃龙兄弟合撰,门人尤金禄等校订。伯龙字蛟门,江南无锡(今属江苏省)人,雍正二年进士。跃龙字山公。二人生卒年乃经历均不详。本书卷首有伯龙、跃龙所作两序。跃龙之序大略说,汉儒治经,大多

  • 集古隶韵

    五卷。明方仕(生卒年不详)撰。方仕字伯行,宁波(今属浙江)人。此书以汉碑隶书分四声编次,完全抄袭宋娄机《汉隶字源》。只是变其一二三四等目,以《千字文》“天地元黄”诸字编排。体例简陋,摹刻拙劣,多失本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