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晚香堂苏帖

晚香堂苏帖

① 二十八卷。明陈继儒辑。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一字眉公,号糜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工诗文,书法取自苏轼、米芾等,与同郡之董其昌齐名。陈氏著述颇富,除《晚香堂帖》之外,还有《皇明书画史》、《眉公秘笈》、《书画金汤》等。陈继儒一生嗜好苏帖,凡所见苏氏墨迹或石本,随见随摹,随得随刻,每册以第一帖之第一字记其版数,而不列卷。现仅见其二十八册,其它之存佚已不可考。自明以后,刻苏书者,大都不辨真伪,而陈氏眉公极精鉴古,对于苏书境界雄阔,不为唐法所拘的特点更是了若指掌,故此帖采择甚富,伪书极少。只是该帖摹刻草率,不如宋汪应辰《成都苏帖》精美。然该帖所收书迹,多为现世已罕传者,故《晚香堂苏帖》在我国书法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有华亭陈氏本。② 十二卷。清姚学经辑。姚学经,生平不详。除该帖外,姚氏还有《因宜堂帖》、《唐宋八家帖》、《白云居米帖》三种。明代陈继儒曾有《晚香堂苏帖》,姚学经此《晚香堂苏帖》便是袭用陈氏之名,世亦称其为“小晚香堂”。但是,姚氏此帖虽名与陈氏之帖同,内容却各异。其卷一至卷四,为《花蕊夫人宫词》、《春帖子词》、《过南华寺诗》、《烟江叠嶂图诗》、《归去来辞》、《黄州寒食诗》、《养生论》、《题画》等;卷五至卷八,为《滕王阁序》、《画记》、《与毕君札》、《七绝诗》等;卷九至卷十二,为《南华经》、《前后怪石供》、《乞居常州奏》、《跋渊明诗》、《次韵送梅诗》等。帖中只有《烟江叠嶂图诗》、《与毕君札》、《次韵送梅诗》及《题画》四种为苏轼书,其它并不涉及苏东坡一字,却妄收滥录,俱称苏帖,失于精察。该帖之首尾有崇祯某年月等字迹,无非以虚语冒充名帖,欺世盗名。有旌德姚氏本。

猜你喜欢

  • 群经冠服图考

    三卷。清黄世发(生卒年不详)撰。黄世发,字弱中,晋安(今福建闽侯县东北)人。是书略以郑氏释礼,于弁服皆有通例,而散在诸注,读之茫无端绪,故仿李如圭《仪礼释宫》之意以类相比,使成条贯,自序称乾隆四十七年

  • 固村观玩集稿

    二卷。清侯起元撰。作者为嘉庆间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在经传中不章解句释,六十四卦各为一篇,文言只释数处,而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之类皆缺。此书演绎义理主要以程传朱义为宗,但较之程朱更为空泛。今存嘉庆十

  • 南阳张延绶别传

    一卷。五代河西张球撰。球字景球,又字行球,敦煌人,官至节度使判官。此传称延绶字绅,光启三年(887年)宠授左千牛,兼御史中丞。按敦煌残卷,别有张球所撰《张淮深墓志铭》,称淮深字禄伯,有六子,延寿排次第

  • 集钟鼎古文韵选

    五卷。明释道泰(生卒年不详)撰。道泰字来峰,泰州(今属江苏)人。此书分韵集钟鼎古文。秦权、汉鉴与三代之文并载之,所收颇杂,殊乖条贯。而且连《滕公石椁铭》之类的伪迹也收集在内;钩摹全非其本状,大都失真。

  • 刑部比照加减成案续编

    三十二卷。清许梿撰。许梿,见前条。是书为《刑部比照加减成案》的续编,体例一如其旧:卷一至卷五为名例、兵律邮驿,卷六至卷十一为刑律贼盗,卷十二至十八为刑律人命,卷十九至二十二为刑律斗殴,卷二十三至二十六

  • 春秋左氏传述义拾遗

    八卷。清陈熙晋(1791-1851)撰。熙晋一名津,字析木,号西桥,义乌(今属浙江省)人,优贡生,以教习、知县累官宜昌府知府。治《左氏春秋》,著有此书及《春秋规过考信》、《河间刘氏书目考》、《日损斋笔

  • 忠正德文集

    十卷。宋赵鼎(1085-1147)撰。赵鼎,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崇宁五年(1106)进士及第,累官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左相),兼枢密使。绍兴五年(1135)监修神

  • 春秋三传同异考

    一卷。清吴陈琬(琬或作“琰”)撰。陈琬字宝崖,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作还有《旷园杂志》、《通玄观志》、《凤池集》等。此书将《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中同一人或同一地而所载人名地名不同、以及同一

  • 小学集解

    六卷。①清张伯行(见《道统录》)撰。伯行鉴于当时诸坊刻纂注《小学集注》之书只是作为试论剽窃之用,未体现朱熹引人身体力行之意,因集诸家注释,汇会其说,以成是书。伯行没后,其门人李兰梓等为之刊行。②清黄澄

  • 海岳名言

    一卷。宋米芾撰。米芾生平见《画史》。世传米芾天资高迈,处世潇洒,不与世俯仰,落拓难羁,是书正体现作者之清高孤傲,不从流俗之品质。是书述论书法、点评书家,而于古今书家皆多讥贬。米氏开篇即对历代论书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