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杨家府演义

杨家府演义

八卷五十八回。题“秦淮墨客校阅,烟波钓叟参订”。秦淮墨客即纪振伦,字春华,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明代小说家,生卒年不详。又有说作者是熊大木(见《大宋中兴通俗演义》),无确证。又说作者为无名氏。该书为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又名《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杨家通俗演义》、《杨家将演义》等。叙事的时代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受禅建立宋朝开始,直到宋神宗朝,跨越一百多年。主要讲述了杨继业子孙五代与辽和西夏等国英勇作战及宋朝廷内部忠奸斗争的故事,最后以十二寡妇征西,杨怀玉率全家入太行山隐居作结。书以讲史为名,实际多是虚构。以宋代的民族矛盾为背景,热情歌颂了抗击辽国、西夏入侵的杨家将,对杨家将英雄群像的塑造,是该书的最大成功之处:杨继业身经百战,智勇双全,最后兵败不屈,撞碑殉节;六郎杨延昭雄才大略,忍辱负重;杨宗保少年破天门阵,至老仍跃马出征;杨文广也是一生征战,东挡西杀。杨门女将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尤其是大破天门阵中的木(穆)桂英,显示出罕见的巾帼英雄风采。十二寡妇征西则集中表现了杨门女将慷慨悲壮的牺牲精神。与杨家将的一门忠勇相对应,该书对宋朝皇帝的昏庸误国和潘仁美等奸臣的奸诈擅权、陷害忠良也予以了抨击指斥。该书产生于明代后期,朱明王朝日趋腐败,危机四伏,所以该书借描写杨家将历史,表彰忠烈,斥奸骂谗,有明显的借古说今之意。同时也有愚忠愚孝、神鬼迷信、华尊夷卑等消极思想成分,内容比较复杂。艺术上,语言通俗简朴,描绘亦有生动之处,但总地看尚显粗疏,结构不甚严谨,情节有雷同重复和明显破绽,人物刻划不够细腻。特别是后半部写神仙下凡助阵等妖异故事,荒诞不经,使其失色不小。但尽管它在文学史上没有很高地位,所写杨家将故事却在民间流传甚广,甚至家喻户晓。该书最早刊本是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卧松阁刊本。另有清乾隆宝兴堂刊本,乾隆天德堂刊本,清嘉庆十四年(1809)书业堂重刊本等。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清嘉庆本为底本,用明万历本校勘,分段标点出版。1981年,北京出版社和豫章书社亦出版此书,题《杨家将演义》。

猜你喜欢

  • 阙园集刻

    五种,九卷。李根源(1879-1965)编。李根源字雪生、印泉,云南腾冲人。日本士兵学校步兵科毕业,留学时加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回国,任云南讲武堂总办。民国初年当选为国会议员,参加二次革命。

  • 卫生要旨

    一卷。美国嘉约翰(详见《医理略述》)口译,浙右海琴氏(生卒年不详)笔述。此书是继《西医内科全书》而作。刻于光绪八年(1883)。篇首为总论,次为论寿考康宁、内外集益、各病之由、病赖良医、饮食养身之要、

  • 渔洋山人著述

    四十种,二百五十三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欢录》)撰。王士祯著述甚多,仅《四库全书总目》就收著录及存目书达二十六种。《渔洋山人著述》收王士祯诗集七种、诗集精华一种、文集一种,杂著十五种、唐人诗选三种、明

  • 东林列传

    二十四卷。清陈鼎撰。陈鼎字定九,江阴(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少任陕不羁,长乃折节攻读,留心史事。明亡后,虑史之失传,乃橐笔奔走二十余年,采访死难死事忠臣节义事迹,撰成《忠义传》六十余卷,共四千六百

  • 书蔡传旁通

    六卷。元陈师凯撰。师凯字道勇,江西南康人,尝隐居庐山,名其地曰东汇泽(一说师凯字叔才,江西都昌人)。其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取董鼎《书传辑录纂注》以疏证蔡沈《书集传》,书中多采先儒问答,论其得失,意

  • 西医产科心法

    二卷。英国梅滕更(1856-1934)、慈溪刘廷桢(生卒年不详)同译。梅滕更,又名梅因、戴维·邓肯。英国安立甘教会传教医师。1881年来华,创办并主持杭州安立甘教会的广济医局,兼任杭州海关外科医师。1

  • 陈氏礼记集说补正

    三十八卷。清纳兰性德(1655-1685)撰。性德字容若,原名成德,世多称成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明珠长子。康熙进士,由三等侍卫迁至一等。善诗古文辞,尤工于词,以词闻名于世。晚年潜心

  • 甘泉新论

    一卷。明湛若水(见《格物通》)撰。他在书中主要阐发自己的“宇宙一气”、“理气一体”的心学观点。他认为,天地之初,是一种空虚状态,所谓虚就是无。宇宙的变化过程,就是万物由无到有,又由有到无的变化过程。有

  • 凤台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林荔修,姚学甲纂。林荔,福建莆田县人,出身举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任凤台县知县。后升贵州麻哈州知州。姚学甲,山东巨野人。凤台县(今山西晋城市)古称泽州,清雍正六年(1728),

  • 读经析疑

    二卷。清聂镐敏(生卒年不详)撰。镐敏字半阳,号京圃,衡山(今湖南衡山县)人。乾隆甲寅举人,嘉庆辛酉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官中允司经局洗马、安徽学政、严州知府等职。为官多惠政,颇负时望。除本书外